君蘭被蔣夫人這話逗笑了,抬眼看過來,“跟她們說,我沒有空閒。讓她們自去忙碌著,不要來打擾我。這樣的話,想必那邊不會再派人來了。”
閔玉容怎會誠心誠意請她?
一次拒絕後,想必對方不會第二次前來相邀。
按理來說,君蘭這般的想法極其正確。因此,把人拒了後她又看了會兒書,左右無事可做,就打算去趟錦繡閣,看看春芳怎麼樣了。順便再和春芳閒聊會兒,說不定就能多知道些丁家往年之事。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
君蘭剛要出門去,車馬都已經備好了,人也打算出思明院了,卻是又有人匆匆來見她。
只是這次要見她的,並非是閔家的僕從,而是個眼生的丫鬟。
丫鬟不肯說出自己是哪一家的,而且這個丫鬟還說,她有非常重要非常緊急的事情要尋閔八姑娘,請姑娘務必跟著走一趟。
盛嬤嬤把這事兒稟與君蘭的時候,君蘭正裹著九叔叔新送給她的白色絨毛斗篷,打算穿過小道往棘竹院的書房去。
聽到來人並不肯說明自己是誰家的人,君蘭頭也不回地道:“打發走了就是。”
閔玉容的宴席,她可沒打算出席。不然的話,還不知道要怎麼被暗害了去。
盛嬤嬤聽了姑娘的決定後應了一聲,腳步未動,依然立在君蘭的身後。
君蘭發現她沒有立刻回去和那丫鬟說,就回頭來看她。正巧看到她愁眉苦臉舉棋不定的樣子。
“嬤嬤可是有事?”君蘭把斗篷上的兜帽稍微掀開了一點點,看了過去。
盛嬤嬤欲言又止,最後丟下一句“煩姑娘請再等會兒”,腳步匆匆地往院門口去。
君蘭知道,盛嬤嬤定然是覺得那人真有急事來尋,所以過去確認一下。
盛嬤嬤是宮裡的老人,做事穩重,擅長察言觀色。她既是有此決斷,說不定事情另有緣由。
仔細思量過後,君蘭回到院中的石凳上坐著靜等。
好半晌後,盛嬤嬤去而復返,依然說不出那丫鬟是哪一家的,“……她只說自己是借了幫忙從荷花巷往梨花巷這邊送東西的機會混了過來。至於她主子是誰,還是不肯說。”
不過,盛嬤嬤的手裡倒是多了一樣東西。
盛嬤嬤把手中玉佩攤開給君蘭看,“姑娘,這是那丫鬟拿來的。說是從一位很重要的客人身上取下。此刻那客人遇到了麻煩,所以請姑娘走這一趟。只是不知道姑娘認得不認得它,所以給的時候還有些猶豫。”
君蘭只瞥了那玉佩一眼就立刻認出它的主人是誰。
……洛明淵?
倘若是洛明淵身邊伺候的過來尋她幫助,斷然不會如此遮遮掩掩,大可以坦蕩與她說出自家主人是誰。
可如果這人不是洛明淵身邊的,那麼,洛世子的玉佩怎地到了旁人的手中?
君蘭心中糾結萬分。
去吧,怕是個陷阱。
不去的話,她又著實擔憂洛明淵。
洛明淵幫她數次。且兩人兄妹相稱,洛明淵待她也確實是親生兄長般地好。
於情於理,她都不能置他於不顧。
君蘭最終下定決心,腳步一轉往院外行去,邊走邊道:“海叔在哪兒?讓他與我走一趟吧。”
孟海不在,去了棘竹院候命了。長明倒在。
聽聞君蘭有事要找個人護著,長明二話不說丟下了手頭的事情,跟著她出了思明院。
*
院門口的小丫鬟不過十一二歲的年紀,臉龐猶稚嫩,被人多看兩眼都會緊張的低下頭去。
這樣的小丫鬟,怎麼看,都不像是帶了陰謀而來。
君蘭問她:“你主人是誰?為何遣了你來尋我?”
小丫鬟才伺候人不久,有些規矩不太懂得,聞言說道:“婢子也說不清楚,還請姑娘跟著走一趟。等姑娘去了也就知道了。”
盛嬤嬤呵斥了句。
小丫鬟低下頭不敢吱聲。
長明讓小丫鬟帶路,他護著君蘭一步步地往外行。
路上偶有僕從,看到這一行人的架勢,也趕忙停住步子來給長明大人還有八姑娘行禮問安。
順順當當到了梨花巷。有門房的人進去稟報,說是八姑娘來了。
自始至終,門房的人都未曾理會那丫鬟,可見她果然不是梨花巷這邊的人。
君蘭雖警惕,但此刻知曉了這小丫鬟不是閔玉容的人,心裡倒是莫名地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