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掂那方壽山石印鑑,與侯夫人道:“夫人看這個,如何?”
因長子喜好篆刻,所以侯夫人也對此略有研究。
這是方田黃凍石,明透潤澤,乃是上品。更妙的是那雕工,精緻細膩,字型清麗,不只石體上有“壽”“閔”二字,在上方更有一個鏤空壽字紋樣,實在難得。
“不錯。”侯夫人由衷讚道。
洛明薇湊過來看,嘆道:“真好看。如果讓大哥瞧見了,恐怕也要誇讚許久的。”
閔老夫人問道:“洛世子喜好篆刻?”
“是啊。”
說到愛子,侯夫人又是自豪又是無奈。她輕搖了搖頭,“這孩子,沒事兒了就愛弄這些,勸都勸不住。他如果把精力全部放在科舉上,不指望能像閔九爺一樣爭個狀元,但是奪上探花傳臚的也還有希望。現在啊……怕是難嘍。”
“倒也無妨。”閔二夫人陳氏笑道:“我早已聽聞世子爺的課業極好,往後肯定能考中。再說了,世子爺要襲爵,不考科舉也自有出路。”
“偏他非要科舉入仕,又有什麼法子?”侯夫人提到他時,語氣都愉快起來。
洛明薇低聲和閔菱道:“其實我二哥也挺好的。”
雖然她這話說得聲音很小,還是被侯夫人給聽到了。
侯夫人怒瞪她一眼。
閔老夫人道:“洛二少爺也不錯,是個活潑的好孩子。”
這話沒人敢接。只侯夫人說了句:“也還湊合吧。”就沒了下文。
陳氏身為梨花巷的當家夫人,有心緩和這氣氛,就問君蘭:“八姐兒從哪裡得來的這個好東西?原先竟是沒見到這樣精巧的。”
因先前君蘭送出賀禮的時候侯府母女並未到,陳氏和侯夫人解釋道:“那方印鑑是八姐兒送給老太爺的賀禮。”
侯夫人甚是意外,抬眼打量著君蘭。
君蘭沉吟著說道:“這是我無意間結識的一位友人相贈。她是我前段時間出門時偶然遇到的,我略出手幫了她一下,她贈與我此物。聽聞那雕刻之人現在已經不在人世。”
原先沒料到這方印鑑會這麼引人注目,現在好多人留意到了,她少不得要把自己之前的謊言給圓過去,於是又道:“原本我得了這方印鑑後,想著給大爺爺一個驚喜,所以沒有放在我的屋子裡,託了表姑娘放她那兒。這兩天才問顧媽媽要回來。”
至於那個送石頭的友人……真有人要追根究底的話,到時候再想法子糊弄過去吧。
此時此刻,君蘭深深體會到了“一個謊言需要許多個謊言來圓過去”的無奈。
不過,相較於她的仔細,其他人倒是沒有多想。
高氏是沾到表姑孃的一切人或者事,無論是甚,都不打算細究。
其餘人則是聽聞雕刻之人已不在人世所以惋惜下就罷了。
唯有侯夫人,因此而細細打量了君蘭一番。
她沒料到八姑娘還有俠義心腸,肯幫助萍水相逢之人。對方既然肯送給這樣精巧的東西,想必八姑娘當時幫了對方不小的忙。
或許外頭傳言不盡屬實、閔八姑娘並非那樣驕縱刻薄之人?
侯夫人暗自疑惑著。
這時閔老夫人藉機與洛明薇說道:“梨花巷的梅花眼看著就要開了,過段時間正打算辦個賞花宴。不知可有幸請洛夫人洛姑娘一起來做客?”
洛明薇和閔菱很談得來,聞言脫口而出:“好呀!”話都說完了,她才想起來母親還沒表態,訕訕笑了下,去看侯夫人意思。
侯夫人瞥了眼君蘭,覺得那梨花巷唯一一個名聲差的姑娘好似也沒那麼惹人厭惡,梨花巷與荷花巷同是閔家,且女兒已經先答應下來了,再反悔倒顯得侯府不好看。
她就沒有拒絕,頷首道:“到時候必定前往。”
閔老夫人笑著說到時候送帖子去侯府。
*
閔清則出了後院,緩步朝外院席間行去。
他其實不喜歡這樣的熱鬧場景。閔家他在意的人只兩個而已,放在心上的僅一人。其餘人的喜怒與他沒有半點關係。
但大老太爺做壽,他有時間的話還是要來道一聲喜的。
在院門口往裡掃了眼,閔清則選擇靠近牆邊的小路往裡走。這兒較為偏僻,有樹木遮掩著旁人等閒不會留意到他。
走到路的盡頭,閔清則方才發現那裡的石桌旁坐了個人。那人身邊有好幾個空了的酒壺,現在手裡還在拿著一個,正往嘴裡灌酒。
憶及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