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剛走出去幾步,經過西苑大門無意間往那兒看的時候,君蘭卻發現洛青渝正在西苑大門外和人說著話。
與她交談的是位媽媽,年紀頗大,兩鬢已經花白。若非君蘭去過洛家幾次,已經認識了洛家上上下下那幾口人,如今看著兩人親近的模樣,或許會想著那位媽媽就是在洛家伺候的。
君蘭不住地往那邊看著,暗中揣測著這媽媽地身份。走出幾步後,她終是下定決心,轉而往那邊走了過去。
“……您放心就是。我們一定過去。只是那天幾時能到就說不準了。”洛青渝笑道。
她對面的媽媽應了一聲後,轉眼看向了她身後方,笑著福了福身,“見過這位姑娘。”
洛青渝順著她的目光看過去,這便瞧見了君蘭,喜道:“你怎麼過來了?我還想著等會去用膳的地方直接尋你呢。你倒是好,直接來了這兒。”
君蘭拉著她的手,“我剛剛才收拾完東西,正想著去尋你,剛好就看到了你在這兒。”
君蘭轉眸朝著那位媽媽,遲疑,“這位是——”
那媽媽再福了福身,“回姑娘的話,婢子是在紀家伺候的,您叫婢子一聲‘錢媽媽’就好。”
君蘭沒料到自己還沒和洛青渝提起紀家赴宴的事情,眼前就忽然遇到了一位紀府的人。就笑道:“錢媽媽不必這般客氣。”說著上前扶了扶她。
錢媽媽站直後,恭敬說道:“婢子是來問表姑娘要不要去參宴的事情,所以早早的就讓人給姑娘帶了話。姑娘這才走的快了些沒有和八姑娘一起。”
這就是在為洛青渝辯解了。
君蘭初時沒明白,後轉念想想,應當是因為紀家的身份地位遠遠不如閔九爺,所以錢媽媽生怕洛青渝惹惱了她,特意叮囑洛青渝一番。
君蘭莞爾,“本也不是洛姐姐的錯,是我收拾東西走的太慢。更何況我們日日一起用膳,倒是不避諱這些虛禮了。您不必介懷。”
雖然年紀大些的媽媽一般在府裡都得到一定的尊敬,但被個別家的姑娘這樣認真對待恭敬說話,錢媽媽還是有些受寵若驚。
要知道,這樣的情形可著實少見。畢竟紀家在多年前早已沒落,而君蘭身為欽封的鄉君,又是閔九爺身邊的人,這就更加難得。
錢媽媽忙道:“姑娘客氣了。”
君蘭看她還想行禮,就虛扶了她一把,“您不必多禮。”
之所以對待錢媽媽的時候語氣溫和,是因為君蘭對紀府的尊敬是發自內心的。
紀府是洛夫人紀氏的孃家,更是當年已故何夫人的孃家。
雖然君蘭未曾見過何夫人,但是從紀氏的言行舉止中能夠知曉,這位何夫人當年也是個脾氣溫和的人,且很好相處。
紀家的兩位女子都是這般極好相處之人,想必她們當年所生活的紀家氛圍不錯。再加上當年何夫人才貌滿天下,君蘭對這位才華出眾的女子早有耳聞,此刻語氣就自然而然地恭敬起來。
錢媽媽沒想到閔九爺身邊的八姑娘居然是這樣和順的脾氣,與大家口中相傳的那個潑辣女子分明沒有半點想象的樣子。
錢媽媽看著君蘭,是越看越喜歡。
想到剛才自己過來特意請表姑孃的事情,錢媽媽心裡開心,想著這位閔八姑娘與表姑娘相熟,又是個和善的性子,就斟酌著說道:“其實婢子來尋表姑娘,是因為主家過幾日有個大宴請。老太爺的壽辰。不知閔八姑娘要不要一同前來參宴?”
生怕君蘭誤解,錢媽媽解釋道:“這是老奴多嘴問一句。並非刻意為難姑娘。所以姑娘想好了再說便是。”
倘若這位閔八姑娘脾氣不好,她也不敢問這個問題。正是確定了這姑娘心好,想著多幾個客人的話老太爺肯定高興,所以才這樣說了幾句。
——老太爺可是最疼姑娘們了。在府裡頭,少爺們都不見得能討了老太爺的歡心。偏姑娘們行。
所以,如果這位和表姑娘投契的八姑娘能去,老太爺只有高興的份兒,斷然不會責怪下來。
君蘭沒曾想自己還沒有提出參宴的事情來竟是得到了主動相邀,思量著道:“會不會太過叨擾。”
“怎麼會。”錢媽媽笑道:“您若是能同意,那可真是再好不過的。”
洛青渝在旁笑道:“這可好了。到時候咱們一道,也不用怕宴席無趣了。”
君蘭開心地應了一聲。
事情商議已定,錢媽媽也得回府回稟去,這便急匆匆告辭。
君蘭心下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