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法國的實力很強大,但拿破倫也還沒有狂妄到一下字讓一個歐洲大國滅國的地步。如果真那樣做的話將會給法國帶來無盡的麻煩,也會對歐洲乃至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拿破倫也不知道最終的結果會是什麼,但臥榻之處豈容他人酣睡,有這麼一個實力強大的鄰居在身邊總讓拿破倫感覺不怎麼安穩,於是就借用這個機會好好的削減一下普魯士的實力,讓他淪為歐洲的二流國家,然後再找機會把這個威脅完全毀滅。
在得到蕭傑的同意以後,克勞德大喜,連忙告辭,準備日夜兼程趕回普魯士,告訴國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並準備參加一個月以後的正式談判。
時間過的飛快,轉眼一個月過去了,在這一個月裡,法軍在別列津納河下游離鮑裡索夫50公里的河中心,搭建了一個面積在臺,並在上面做了簡要的裝飾,作為本次談判的會場。參加談判的人都需要乘船才能達到。
為了避免法國在搭建平臺的過程中使用了什麼不光彩的手段,俄國士兵在平臺建成以後對平臺進行了詳細的檢查。而普魯士則沒這個資格了。
523,三國最後談判的時間到了。早在幾天以前,參加談判的三個國家的代表就已經到齊了。在521日的時候,塔列朗、馬科夫斯基和克勞德三人變代表三個國家進行了最後一次正式談判前的會面。主要也是安排一下會議的程序以及注意事項的。不過三個國家的頭頭:法國皇儲安德雷西,沙皇亞歷山大,普魯士國王國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卻沒有見面。不過克勞德和馬科夫斯基卻隨時都在聯絡,不用說也是在商量一些針對法國的計策了。
至於三國代表團的駐地則是自由 選擇的。法國代表團的駐地就選擇在正對談判使用的平臺的對面,位於別列津納河西岸。俄國代表團的駐地也是平臺的正對面,位於別列津納河的東岸。普魯士代表團選擇的駐地也同樣是別列津納河的西岸,只不過位於法國代表團的北面10裡而已。按照規定,每個國家代表團可以帶500計程車兵保護安全,不過這對普魯士卻很不公平,因為法國和俄國所處的位置都是兩國各自的控制範圍,在法國代表團後方50公里的地方,駐紮著最精銳的:樣,俄國代表團的後方50公里的地方,也駐紮著一4人的俄**隊。而普魯士則只有那500隨行計程車兵。不客氣的說,他們的處境十分的危險,要是蕭傑不顧影響想要做點什麼的話,他們就插翅也難飛了。
不過,普魯士也很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把駐地選在了法國這一邊,變相的向法國表示了他們談判的誠意。同時也很放心他們的安全。畢竟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是普魯士的國王,要是他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的話恐怕會給法國帶來巨大的影響的。就像當時法國大革命的時候處死法國國王使歐洲其他國家組成法國同盟進攻法國一樣。他們這些傳承了數百年甚至更久的王室在歐洲的影響是無比深遠的;。;;;
第一百三十九章 苛刻的和約
+I。邊,一條小船早已經等在那裡了。遠處河心就是用於三國談判的平臺。
蕭傑、塔列朗和西克斯走進了小船,衛兵們在留在岸邊等候他們。小船在船伕的操縱下緩緩向河心的平臺駛去。按照約定,小船在將談判的人送到河心的平臺後將立即返回,在談判結束以後才能再到達平臺接送各自參加談判的人員。同樣的,參加談判的人身上也不能攜帶任何的武器。這倒不是說有人會檢查,只不過大家都答應了的事相信也不會有人反悔。
別列津納河由北向南流,是多瑙河的一條支流,河面也並不寬,大概只有600左右。10鐘不到,蕭傑一行就到達了河心的平臺。幾乎在同一時刻,俄國的亞歷山大一方也到達了。俄國一方參加談判的是亞歷山大、馬科夫斯基以及一個不認識的青年軍官。
這是蕭傑第一次見到亞歷山大,忍不住暗暗觀察了起來。總體說來,亞歷山大是一個長的很英俊的人,大概30多歲的樣子,和高傲。還有就是那種威嚴,皇者的威嚴。讓人產生一種自慚形愧感覺。同樣的,亞歷山大也在觀察這個讓俄國屢次吃虧的“小屁孩”,在俄國,像蕭傑這個年齡的貴族子弟不是還在學院裡混日子就是調戲良家婦女惹事生非,哪像他眼前的這個人已經能獨自指揮數十萬人了。亞歷山大很羨慕拿破倫有這樣的繼承人,這是法國的幸運,同時也俄國的不幸。
普魯士一方的人要來的稍晚一點,由於他們的駐地較遠,需要乘船順流而下10公里。所以耗用的時間也是最多的。在蕭傑和亞歷山大兩方人入座10分鐘過活,普魯士的代表團才趕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