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個獵人,上山打獵,整整一天什麼都沒打到,這不能斷定是山裡沒有野獸。人生在世,所見所聞與天地相比,不過渺小得微不足道,還是應該對那些未知的世界多一分敬畏之心。就算是沒有鬼魅做祟,地下世界這些死者的遺骸也都值得人們同情,無論從哪方面看,也有必要為他們做點什麼。
':'
' '
第六百四十章 走投無路
吊離火。四季屬夏。農業民族從夏季是農作物主要生長猜將南方定義為生長、發育之意。神話中由火神祝融統領南方,而機融本身又是一位好神,他在與水神共工的戰爭中取得了勝利。後來歷代帝王祭天都在南方位,比如,現在北京的天壇就在故宮以南,唐代的天壇也在西安的南郊。由此可見,從四個方個看,中國文化貴東方,次為南方,東、南方位代表太陽昇起,生命繁衍,春風和暢。西、北方位地位最低,代表黑暗、寒冷、死亡、兇殺等等。但必須明白一點,以上對四方位的看法主要產生於商代以後。那麼商代以前人們是不是這樣想的呢?完全不是。《周易》八卦在商代就已經有了,而且比較成熟,因此完全可以說它是商代以前文化的遺留物,而《周易》八卦的方位就與後來的方位完全不同,它代表了當時人的某種思想。
《周易》第一宮為乾,乾宮第一卦為乾卦,“大哉乾元,萬物資始”意思是說乾位為世間萬物產生的地方。那麼,乾究竟在什麼方位呢?現今流傳的八卦有三種,一是伏羲八卦,二是周文王先天八卦,三是後天人卦,三種八卦圖如下:大家應該知道,《周易》中僅有交辭和八卦的序列,沒有更多的說明,更沒有關於八卦的定位。“伏羲八卦”乃是宋代邵雍硬造出來的,唐以前根本沒有此說。“先天八卦”也是後來製造的,根據現有資料,最可信的八卦方點陣圖,應是漢代墓葬中畫磚上所畫的八卦方位,結合上古神話提供的資料,這個八卦圖與神話最為相符。《周易》八卦的乾位在西北方,與現代尊東、南完全不同。相反,與神話指示的古崑崙中心方位一致。按現在的觀念,東方為太陽昇起的方位,代表著生命,而《周易》卻認為,西北方為生命初始之位,按照奇門遁甲,它是開門。很明顯,《周易》八卦的文化體系與後來的文化體系根本不同。 乾位在西北,說明當時的“天一月”正是在現在的西北方,《周易》中明確地說:“乾為天。”也就是說,乾在當時指示的就是“天”。它是萬物之始,生命之源小故為開門。龍乃神物,《山海經》裡的神許多都乘著龍飛來飛去,後來的傳說裡也有黃帝乘黃龍“鼎湖昇天”一事。八卦第一卦“乾為天”中。六個艾辭裡其中有五個文辭講到了龍,“潛龍勿用見龍在田龍或躍淵飛龍在天亢龍有悔”如此集中提到龍,在其他六十三卦中是沒有的。所以,龍肯定與“天”有關。尤為飛騰之物,多見於西北,我們推測當“天一月”懸浮在西北上空時小許多神乘著龍往來於“天”一地之間。
“天一月”在現在的西北方,相當於新疆東南,甘肅、寧夏、內蒙古西部一帶,那裡曾經是世界的中心,是世界文化的發祥地,中國人曾經是最近接“神”的人種。
三人越走溫度能夠感覺得越低。陰風嗖嗖的舌著,冷得人頭皮子發麻,從骨子裡覺得不安。李梅心中有些嘀咕,“怎麼越走越冷呢,不會又是走回冰凍世界了吧?”
“有這可能”呂濤晃動一下手中的強光手電筒,但幽深的通道內仍然顯得十分的陰森。三人都瞪大了眼直勾勾的發愣,可能是發生的事情過於突然,它們受驚過度還沒反應過來該怎麼做。
“那我們是怎麼轉回來的?”一時間,李梅的腦袋又飛速的運轉了起來!
“這我說不上來”呂濤心裡突然有了一絲蒼涼。冰洞世界可不比其它地方,上次不是沒有領教過冰洞世界生存的堅辛。至於姐妹倆感覺到有些不可思議,也沒什麼好解釋的。本來就在西藏地域下面,走至這裡,也應屬於情理之中的事:“拿著指南針也沒有用,東轉西轉的。誰知走到了哪裡?”
在次進入冰洞世界已成定局,越向前走,越能領教冰洞世界是白茫茫的一片景色。處都是冰,空氣清澈新鮮寒冷。雖然冰洞周圍沒有降雪,但到處都是那麼陰沉昏暗,姐妹倆又用上了軍隊大皮帽子把腦袋裹得嚴嚴實實,可風還是把腦袋抽得漸漸麻木。不過這種天氣對呂濤根本不算什麼,深冬臘月,林子裡的積雪會有齊腰深,呂濤也不是沒走過,人在雪地中趟著積雪走很吃力氣,走不了多遠就會出一身的熱汗,但卻絕對不能停下來,一旦停步喘息,被透骨的寒風一溜,全身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