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個荀彧,何等心狠!”陡然聽完這些話,王旭心中氣悶難平。
原來曹軍從開始就打算攪亂戰局,沒有趙雲碰巧被伏,恐怕也會尋找其它辦法,總之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形成混戰,以命抵命,難怪以荊州這批文臣武將的能力,也損失慘重。
若是從一開始就防範,當然可以避免,可這種事誰能想預料到,郭嘉等人即便再厲害,終究也是人,不會預知。
“罷了、罷了!”思慮良久之後,王旭最終還是對著徐盛擺擺手,傷感地說:“荀彧所為,亦是各為其主,無可厚非,從你口中,我也大致瞭解當時境況,給我說說他們幾個死在哪裡,我要在他們的隕落地,為他們立碑樹傳!”
“哎!”徐盛嘆口氣,也沒有多話,緩緩敘述道:“楊鳳死於南就聚,當時其親自護送糧草奔赴前線,卻剛好碰到戰局失控的時候,也沒人能及時通知他,結果送到交接地點,接應他的不是我們的兵士,而是許褚和曹昂兩人所率的曹軍。”
“其護衛著糧草,戰至最後一人,悲憤自刎。許褚和曹昂兩人感其忠義,將其就地葬下,並將其最後一戰的故事盡數寫在石碑上。”
“周朝、郭石、邢道榮死於涅陽城一戰,當時我與王飛率眾戰略撤退,三人自發斷後,陷入圍困,死戰不降,均身遭十餘處重創,當場身亡,後來夏侯惇攻打至育陽,將三人遺體送至育陽城下,以義士之禮對待。”
“管亥與蔡中、蔡和死於宛城大戰,當時管亥率兩千嫡系兵士死守已是孤城的宛,曹休、蔡陽、曹純圍攻三日,損失近萬,遠在堵陽的高順命人趕回救援,卻因處處混戰而遲遲沒能到達,城破之前,管亥被亂箭射殺於城樓之上,臨死仍用大刀拄地,怒瞪城外,不曾倒地。”
“據當時躲在屋內偷看的百姓說,當時殺紅眼的曹軍想將其砍成肉醬,幸得蔡陽及時出面制止,這才保下了管亥的屍體,並將其葬在宛城西方十里外,為其立碑!蔡中、蔡和兄弟則是在守城戰中雙雙陣亡,同被葬下。”
“蘇飛死於反攻,當時郭軍師眼見死傷遍地,特別是宛城失守,管亥將軍陣亡後,憤然下令,讓張遼率部與曹仁正面決戰,雙方鏖戰三日,奮戰三場,血流成河,流血漂櫓。”
“最後一戰,雙方陷入膠著,連荊州戰鼓鼓手皆被敵將射殺殆盡,蘇飛將軍為震士氣,親自登上戰車擂鼓,韶曹仁十餘箭,終亡於車上,死前猶自擊鼓高呼:身死何惜,忠魂不滅!”
“張將軍含著熱淚,率領麾下逍遙津死士至殺至敵軍帥旗之下,將大旗砍斷,徹底擊潰曹仁、荀彧等人率領的曹軍,一路追殺,郭軍師隨後暈厥在戰場上,被士兵抬下。”
說到後來,徐盛已是聲淚俱下,痛哭流涕。
王飛與王雄在旁,更是淚流滿面,無聲的哽咽。
王旭的淚水順著臉頰滑落,他想起了楊鳳,那一年,他跟隨著自己,拿著雙槍,笑著說自己最擅長的是盜墓。
他想起管亥,那個總是豪爽地做出承諾,總是渴望衝在最前方的漢子。
他想起蘇飛,那個不肯拋下任何一個部下,要帶著所有人抵達終點的青年,那個在雨夜奮戰,忠誠不渝的將軍。
如今,他們都走了,永遠的走了,灑下了赤紅的鮮血,留下了永恆的忠魂。
“主公!”徐盛擦乾臉上的淚水,似乎是不願王旭傷心,強笑著說:“他們雖然陣亡,但卻因為他們的犧牲,讓我們有了輝煌的戰果,足以令曹操後悔的戰果,曹操的麾下將領,死的絕對比我們多。”
“說!”王旭咬著壓根兒道。(未完待續……)
第六百零五章 我回來了
隨著徐盛報出曹軍損失將領的名字,王旭倒真是再次被狠狠震了一把。
更多的無名之輩暫且不論,曹洪被活捉,曹純、張濟、呂虔、曹安民、史渙、侯成、宋憲、胡車兒等人就足以震撼人心,這些人可個個都是青史留名的人物,特別是曹洪被活捉,以及曹純、張濟和呂虔的死。
須知,曹洪是曹操最心腹的將領之一,從最開始就陪著他南征北戰,是他的脊樑骨,曹家八彪騎裡,他也是排在前列,能征善戰,忠誠無雙,歷史上數次救曹操性命,還在曹魏中期作為最高軍事統帥之一存在,戰功彪炳,是絕對無可爭議的名將。
可惜,在此次南陽戰役中,這位有名的福將,卻選擇在曹軍大撤退時殿後,拼死守住撤退通道,雖然最終完成目標,讓四散的曹軍得以及時退回,自己卻被張遼、高順等將協力活捉。
此外,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