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
在他看來,這樣謹慎理當出不了差錯。
可事實上。他對楚國的瞭解並不如他想象中那麼清楚。如果這麼容易應付,那曹操和孫家就不會那樣忌憚楚國了。
胡遵和候選行至半途。果真遭遇顏良伏擊,但因為早有準備。部署得當,所以倒也能奮力廝殺。
他們所率的皆是涼州騎兵,戰力出眾。而顏良所率楚軍卻遠道而來,體力當然沒那麼好,兩軍交戰,即便顏良勇猛無匹,指揮得法,卻也難以取勝,眼看便只有暫且撤走一途。
胡遵正暗自高興,思量擊退顏良後,儘快趕至略陽縣城,並靜待馬義派遣更多援軍,從而好伺機斬將建功。
沒想,交戰正酣之際,突聞後方傳來震天鼓響,伴隨著震耳欲聾的馬蹄聲,廖化率三千鐵騎從三個方向趕至,兇猛衝殺而來。
在涼州勇士驚慌而又無備之時,廖化和顏良兩部兵馬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前後夾擊,在短短時間內便將胡遵殺得大敗而逃,涼州健將候選親自斷後,被殺出火氣的顏良在數合內砍殺。
事實上,廖化出兵隴縣根本就是個幌子,隴縣實際只有千餘楚軍虛張聲勢。此計雖然拙劣,可勝在用的時機恰當,此時街亭失守,涼州各部排程混亂,情報前後不一,是最難準確辨認的時候,因而可以成功。
正應了那句老話,計謀根本沒有好壞之分,只有用得是否合適,是否合時機!
這不是伏擊,這只是簡單的聲東擊西,迂迴包抄,集中優勢兵力滅敵一部,而這還只是個開始!
馬遵和程銀奉命率六千鐵騎馳援本該更為危險的隴縣,卻被趙廣所率的一千騎兵給弄迷糊了。
趙廣遵從命令,讓一千騎兵鬆散排布,同時在馬後拖上樹枝,導致沙塵漫天,短時間根本難以分辨人數。馬遵和程銀率部匆匆趕至時,沒時間多想,直接發動了進攻。
此舉本為惑敵,趙廣當然不能接戰,率領一千騎兵遠遠避退,讓馬遵和程銀的六千騎兵追得夠嗆。
當兩人領會到形勢不對,喝令大軍停止前進的時候,他們已經因為趕路和接連不斷的呼喊追擊而消耗掉不少體力,而此時趙廣也依照廖化的囑咐,大聲對著他們喊道:“兩位將軍,我這區區千人何需你們追得這般辛苦,若你們再不去救略陽那邊,待涼州兵士死絕,你們可別怪在下不曾提醒,哈哈哈哈…………”
那爽快的大笑聲,可是把馬遵和程銀兩人給氣壞了,如果現在還想不到發生了什麼,那他們也不用再帶兵打仗,完全可以安穩回家好好抱孩子。
如此緊迫的形勢,著實讓他們騎虎難下,若不救,那等著增援略陽的兵馬慘敗,略陽縣城失守,那麼楚國後續大軍上來就有了立足地,隴縣也必將處於包圍之中,孤立難支。況且,即便是胡遵和候選兩員將領,他們也不得不救。
兩人簡短商議後,程銀率領兩千人暫時屯駐隴縣,馬遵則率四千人火速西進,馳援略陽。
只是他已經註定不會有好結果,楊任所率的六千精兵早已在中道靜候多時,兩方相遇,瞬間展開激烈搏殺。
戰至正酣,已經殺敗胡遵和候選多時的顏良和廖化又率眾趕來,迅速從兩側包抄而上,三面夾擊,只用了小半個時辰,就在荒野中殺得馬遵丟盔棄甲,狼狽南逃。
自此。涼州兩路援軍盡皆為楚國擊破,顏良等人成功完成阻敵增援的任務,為楚國全面進軍爭取了更多的時間,前後總計只用了一日一夜,只是兩部兵馬也因此而累得夠嗆,隨之返回略陽縣城外歇息。
半個時辰後,劉賢和劉雲率領第二波主力,合計兩萬人趕至,並隨之發起對略陽縣的攻勢,僅三輪衝鋒。便盡滅略陽守兵三百餘人,俘虜百餘,攻陷略陽縣。
幾部兵馬全面進駐。將這個對於楚國來說極其重要的落腳地,徹底控制在手中。
下半夜,廖化率領並未參戰的萬餘兵馬,再度攜帶輜重出城,並在冀縣通往隴縣的當道處紮下營寨。
此時局勢的變化之快,可是讓馬義瞠目結舌。很久都沒有緩過勁來。
直到臨近午夜。他才得到完整的前線戰報,緊隨其後的則是敗逃回來的胡遵和馬遵等將士。
痛失驍將候選。讓他非常悲痛,同時也很不甘心。意欲親自點兵三萬,將略陽給奪回來。好在趙昂、龐柔等人及時勸止,苦口婆心地勸說好一番。這才讓其打消了這個不切實際的念頭。
現在的局勢已經非常明瞭,涼州在這個區域陷入全面弱勢,這不是指兵力,而是指各項部署被打亂,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