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率部堅守隴城,防備徐榮。
儘管昨日趙雲四合斬華雄,威震敵膽,諸侯趁勢掩殺勝了一場。但終究是這場戰役的區域性勝利而已,即便重重打擊了董卓一方計程車氣,但對於形勢的改變卻並沒有多大作用。所以,勝利的關鍵還是在於能否破敵主力,或者奪下一城。而滎陽有徐榮親自鎮守,城高牆厚,又有援兵進駐,實難攻破,所以敖倉便是最好的選擇。
半日之後,當諸侯大軍抵達敖倉時,攻城戰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孫堅、鮑信、劉岱甚至親自在前方壓陣。可惜,城頭爭奪異常激烈,敵軍的準備也很充分,短時間內恐怕不可能有戰果。
當年決戰廣宗,王旭是親身體會過攻城前線的,那與野外對陣完全不同。只要指揮得當,個別將領的勇猛不起太大作用。因為城頭士兵密集,地方狹窄,結陣堵著,讓人很難施展開,可供閃躲的空間也極小。當四面八方、天上地下同時攻到的時候,再猛都沒用。所以,儘管孫堅本人也曾親自換上輕甲衝過幾趟,但最終都被擋了下來。
隨著諸侯齊聚,大家商議一番後,便決定從東南和東邊兩個方向,對敖倉進行日夜不停的攻打。各部諸侯分成六個輪次,輪番強攻,不惜一切代價拿下。
其實,諸侯早就該如此。敖倉又不是什麼堅城,只要諸侯鐵了心拿下,稍微付出一些代價,根本不會有這麼多周折,還能免去攻打徐榮受到的些許損失。
而結果也完全如王旭預想,明確安排了諸侯的進攻輪次,並且劃分了進攻時長,大家的心也是狠了下來。一批又一批的兵士衝了上去,根本不給守軍任何喘息之機。而城內守將胡軫和楊定又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根本不具備危機中穩定軍心的能力,不說守軍死傷慘重,士氣的低落速極快。
一天一夜之後,敖倉已是岌岌可危,多處城牆失守。最多再有大半日,便絕無倖免之理。只不過,各路諸侯總計也付出了一萬餘人的代價。但相對於整個戰局的價值,這一萬多人的付出是值得的。
當然,這些也就王旭心裡想想,可不敢說出來。本來就他一人沒損失,站在旁邊看戲,如果還說風涼話,也太不地道,要是引起公憤,那可就大事不妙……
而就在諸侯都等著敖倉城破時,滎陽城中的徐榮也是焦急不已,召集起李蒙王方二將悄悄議事。
三人在廳中沉默了良久,徐榮作為主將,才不得不率先開口道:“兩位將軍,本以為諸侯倉促會盟,其志不一,彼此防範顧忌,當難以同心攻城。但沒想竟真能做到不惜代價攻我敖倉,也不知究竟是何人在其中周旋組織,實在可恨”
聞言,李蒙和王方無奈地對望一眼,也是沉默地搖了搖頭。好半晌後,王方才忍不住開口道:“徐將軍,要不然撤吧再守下去,已經沒有任何意義,諸侯大軍只需很小的傷亡,就能換來我們的徹底潰敗。不如儲存實力,這樣也比較容易對董相國交代。”
李蒙也是附和地點了點頭:“不錯,賊軍遠比想象中難對付,李肅和華雄二位將軍都已先後陣亡,現在敖倉又將失守,還是儘快稟報董相國,迅速撤離為妙”
“哎並非我不想撤,而是李儒下了嚴令,讓我務必要消耗賊軍戰力和士氣。如今諸侯氣勢仍舊很盛,我怎能交差?董相國的脾氣你們也不是不知道”徐榮也是嘆了口氣,無奈地搖了搖頭。
“那怎麼辦?守在這裡也沒有任何作用,只是等死而已”聽到徐榮的話,李蒙頓時有些急了。“敖倉一失,諸侯大軍便能深入我們身後,截斷退路,到時前後夾擊滎陽,上天無路,下地無門,該當如何是好?”
“哎”聞言,徐榮嘆了口氣,也是有些沉默,看著身前的帥案上的地圖,怔怔出神。
李蒙、王方倒也沒有再說話,只是靜靜地盯著徐榮,等他做決定,廳中一時陷入沉寂之中。
良久之後,本來靜默的徐榮,似乎想到了什麼,眼中陡然閃過一絲精光,猛地抬起頭來。“撤必須撤而且要撤得漂亮”
“嗯?”李蒙和王方見到他這副模樣,頓時不解地對望了一眼,奇道:“徐將軍,你這話是何意?”
“哈哈哈”徐榮此刻已是露出了笑容,聽到二人詢問,也不隱瞞,當即便悄悄地說出了心中計劃……
與此同時,敖倉城中的胡軫與楊定也是聚集到了一起,愁眉不展。
看著源源不斷衝上城頭的諸侯大軍,胡軫憂慮地道:“整修,你說我當如何是好?之前大敗,董相國已是頗為惱怒。此次讓我戴罪立功,協助徐榮鎮守敖倉。可現在又是我這裡被率先攻破,回去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