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3 / 4)

適合,他自己和典韋徐盛都算勇夫,豈不是罵了自己?所以就把安改成當,意思變為勇猛的人應該識得道義了。

不過,隨著他抑揚頓挫地念出這首詩來,蔡邕卻是滿臉驚愕。數息之後,竟是猛地站了起來,跑到一旁拿起筆墨,抓起一卷竹簡奮筆疾書。只見其手飛速舞動了片刻,便已完成,隨即拿到了王旭面前道:“我的記錄可有遺誤?”

眼睛一掃,王旭便搖了搖頭:“沒有!”

聞言,蔡邕頓時又拿起竹簡看了起來,片刻之後,便不顧姿態的開懷大笑起來。“哈哈哈……王將軍此詩乃是開創一脈之先河啊!其韻律規範相似於樂府小詩,卻更顯工整規範,韻律美妙,讀起來朗朗上口,完全可稱之為一種新的詩體啊!”說著,便著急的問道:“此詩是何名字?”

“這個……”想到現在根本沒有叫蕭瑀的人,王旭不由嘆了口氣,只能將名字改了:“詩名《律己醒言》!”

“好!哈哈……好!堅韌、愛國、道義、仁愛,果真是我等自律的核心宗旨。好詩,好名!”說著,蔡邕仍然是難以平息心中地激動,點頭讚歎不已,而一直端坐的小蔡琰也是目露崇敬的望向了王旭!

不過此刻的王旭可沒有心情去注意這些,見蔡邕一興奮起來就沒個完,當即忍不住輕咳了兩聲,主要是他心裡實在是很不好意思。

見狀,蔡邕倒是很快就反應過來,發現自己竟然如此失態,當即尷尬地笑了笑,緩步走回自己的位置道:“真對不起,因見到如此絕佳的小詩,心中太過興奮,倒是讓各位見笑了。”

但話音剛落,不待王旭接話,他便已經又著急地接道:“不過將軍可否將此詩的規格告知於我,我覺得你作這詩應該有一個規格框架才對,不然很難做到如此工整有序!”

王旭心中著實感嘆蔡邕的才華,僅僅是略作研究便已經能夠發現這麼多規律。不過想到反正都已經剽竊了,五十步笑百步是沒有意義的,所以也就豁出去了。厚著臉皮笑道:“當然可以,這種詩我曾細細研究過,分為兩類。一類是律詩,一類稱為絕句。剛才我所念的便是五言絕句,乃是以平仄(ze)劃分音調韻律,而規格又略有不同。比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

隨著王旭侃侃而談,將後世才出現的律詩、絕句規格一一說出,蔡邕對王旭完全佩服到了極點,讚賞連連。小蔡琰也是聽得目不轉睛,看著王旭的目光越來越崇敬!但事實上,真正驚訝的是王旭,蔡邕就不說了,畢竟是一代大儒,有深厚的文學功底,只要將理論拿出來,很快就能付諸實踐。但蔡琰不過還是個小女孩兒,卻同樣聽得津津有味。而且知道了規格後,偶爾還能即興實驗兩句,雖然還不能作出全首,語言意境也不是非常精妙,但作為一個小女孩有這等天資那已是相當駭人了。

也讓王旭大感老天不公。他學了好多年的律詩和絕句也就理論還行,可真的要他作出律詩絕句來,那就是白娘子喝了雄黃酒——當場現形!

但一想到歷史上記載蔡琰是六歲能熟讀詩經,十餘歲可以自己作詩,後來還曾為曹操一字不差的背出已經毀於戰亂的四百多卷藏書,他就也只能咬牙認命了。畢竟能留名千古,作出《悲憤詩》《胡笳十八拍》等驚世之作的才女,又怎麼可能是一般人呢……

不過王旭的行程也就因此而被迫耽擱了,因為蔡邕死活拉著不讓他走。也不知道是不是常年隱居,缺少和那些文人的交流,所以非要和王旭要聊個痛快!無奈之下,王旭也就只有奉陪,反正理論上的東西,他多了幾千年的知識,根本不成問題。至於一旦牽涉到實際寫文什麼的,那就全部推脫或者轉移話題,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再剽竊任何東西!可即便是這樣,也已經讓蔡邕和蔡琰敬佩,幾乎成天都纏著王旭。一副不把他那有限的墨水榨乾,就絕不罷休的架勢!

而隨著逐漸熟悉,蔡琰也不像剛開始那樣,在任何時候都彬彬有禮的。畢竟她正值活潑的年紀,所以相處也稍微親熱了一些。當知道王旭只比她大四歲後,對王旭的崇敬和好奇更是陡增,逐漸開始喜歡聽王旭的故事,特別是王旭離家出征之後的事兒,一有閒暇就讓王旭給他講!

可這樣的日子就讓徐盛和典韋有點難熬了,剛開始還很新鮮,可沒過兩天就開始昏昏欲睡。到最後只能透過練武,四處遊玩,或者幫著做農活來打發無聊的日子,只可惜蔡邕那點小量的農活實在消耗不了兩人多少時間,所以常常見到兩人逗小母雞玩!讓王旭有些哭笑不得,兩員大將跑去幹這事兒也太憋屈了!

倒是顏明似乎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