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3 / 4)

小說:北宋中華 作者:片片

退朝。散朝之前,徽宗說道:“中明且留一下,朕有事找你商議。”眾人都想,他們翁婿之情果然不同,豔羨不已。

劉通跟著趙佶回到寢宮,趙佶換去朝服,摒退左右,笑嘻嘻說道:“老弟怎麼突然間變成我的女婿啦,我趙老大豈不是又升了一級。”

劉通:“老大高升,我也跟著高升,年年高升,天天進步。”二人大笑。

趙佶:“高升是高升了,心裡頭卻不痛快。太后跟元長、高俅打了招呼,說是再讓老大我出去,就打他們的板子,這陣子他們也不敢來找。”元長是蔡京的表字。

趙佶好久沒能出宮透氣,急似熱鍋上的螞蟻。上回還是因為宴請劉通,不可失信於人,太后方才允許,要不是年前的那個約定,還不知何時才能見著師師呢。幾日前一見,更是搔到癢處,渾身不對勁。

劉通:“不瞞您說,小弟也被看得死死的。二個未過門的妻子,哦,就是公主和李小姐,各派一個代表,安插在我左右,英雄無用武之地呀。”趙佶一聽,哈哈大笑。

四八 對遼之策

五一過半,祝朋友們愉快,青年節快樂!

~~~~~~~~~~~~~~~~~~

次日早朝,再議遼夏事務。

蔡京奏曰:“臣以為夏貢可以延緩,但不可減免,所欠數額應在五年內繳清。減免之例不可開,若開此例,則有損我朝威儀。”此議得到大多數人贊同。

張邦昌奏曰:“今契丹、女真情勢不明,北遼局勢雖有動盪,但未及根本,女真乃一小族,量他能有多大能耐?恐怕不久即為遼軍所滅。臣以為穩妥之策,仍以交好契丹為重,萬不可與其交惡,否則兵連禍結,非我福音。”

蔡京、何執中、白時中等多數臣工認為此議較妥,但在一次交納歲貢數量、增加互市限額的看法上意見不一。關於歲貢,有主張先交三到四成的、五到六成的、七至八成的,還有主張一次全部交清的。討論的結果,認為先交七至八成最為適宜,既不失我大宋體面,又不致過分刺激遼國。

在增加互市的數量上,眾人意見也不一致。有主張全部按照遼人所提清單互市的,也有主張小額互市的。關於增加互市的觀點,劉通的主張引起激烈的爭論。

“貿易、互市之道,當立足於是否對我有利,有利者多多益善,不利者嚴防外傳。鐵器既是耕種工具,又是戰爭利器,能助敵以強,需適當控制輸出數量。布帛影響國計民生,遼地缺少桑麻,不產絲綿,有求於我,需善加利用。優良的種子能增產糧食,北地寒冷,不易種植作物,就算多給一些,短期內也難以奏效。茶葉、絲綢乃消費品,遼人要多少,我們給多少,不僅如此,咱們還可以宣傳推銷,多賣出一些,我們就多一分收入。”

在如何控制貿易數量的問題上,劉通提出:

“上等鐵器,我朝留以自用,中等鐵器,少量賣出一些,下等鐵器可以多賣一些。布帛數量,同樣不宜過多輸出。如若番邦要我中上鐵器,以及大批布帛,咱們趁機要其良馬交換,否則免談。我朝戰馬不足,多為次等馬,咱們賣出鐵器、布匹,要回同等戰力的優良馬匹,當以不致削弱我方的軍力、國力為宗旨。”

這番見解平凡樸實,說不上高見,不少古人自發尊行此法,只是沒有明確,沒有上升到自覺的地步。劉通一語道破,眾人議論紛紛,一些人點頭稱是,一些人不敢苟同。

蔡京說道:“我天朝上國,豈能效仿升斗小民計較螢螢之利,趁火打劫,豈是仁者之道?”

劉通:“天下熙熙,皆為義生,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利者為何?乃是讓我等生活過得更好。修身齊家治國,而後平天下,若是連自家都顧不好,如何顧及別人?”

何執中說道:“中明所提有些道理,只是我們要遼人以馬匹換取鐵器布匹,恐怕難以辦到。如今遼國內亂要平,又與女真交鋒,急需戰馬,他們焉能答應?”

劉通心想,趁他病,要他命,此時不撿便宜,更待何時,答曰:“宋遼乃是世仇,彼強則我弱,彼弱則我強,我大宋需趁此時壯大自己,若是讓其緩過勁來,則又與我長期對峙,十分不利。契丹與女真交戰,哪邊不利,咱們相助哪邊,他們的戰火燒得越久,咱們取利越多,何樂不為?”

白時中說道:“北遼勢強,女真勢弱,我等趁勢聯金攻遼,夾擊契丹,收復故土,豈非天賜良機?”

侯蒙:“遼國並非易與之輩,佔有地利,又素以重兵防範於我,我朝開國以來與契丹交手,均未獲利,眼下靜觀事態變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