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部分(1 / 4)

小說:奮鬥在新明朝 作者:浪劍飛舟

但事實上,內閣大學士已經演化成秉持機要的半個宰相角色,在現實中也常被中外當做宰相來看待。

卻說李佑丟擲了會典這個隱藏武器,半晌不見珠簾後答話,漸漸的便感到,再沒有新動靜,就要後續乏力了。

現在只是將對方打了個猝不及防而已,只要錢太后回味過來,對他的問話避而不答,不去談論會典如何。只強行下令照例廷推,別人有礙於太后權勢從了,他又能怎麼阻止?本朝可是人治大於法治,法治很難扭得過人治。

“祖宗法度”四個字,連他自己都著重借用的是“祖宗”,而不是“法度”∧裡有點惴惴,不知道“祖宗”能頂到什麼時候。(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四百六十一章 悲憤的李佑

此刻,次輔許大人心情複雜的望著李佑。這次李佑捧著祖宗法度的條文,打著釐清制度的旗號,要將內閣大學士掃出廷推現場,這讓他這個建極殿大學士情何以堪。

難怪李佑奏事之前,給了他一個那麼糾結而**的眼神,敢情李佑要展開無差別攻擊,而他身為內閣一份子,躺著也要中箭啊。

不過許次輔不是心胸狹窄的人,他很理解李佑的苦衷。如今內閣成了阻礙李佑入選的兩大障礙之一,今次不將內閣掃出去,廷推這關就過不去。

如果李佑真能進位檢校僉都御使,對他而言也不是壞事,甚至可以說是極大的好事,必將成為黨羽中的中堅了。

假設李佑得逞,許次輔對內閣在人事銓政話語權方面的損失考量一番,發現未必是壞事。

這次是六個大學士一起受損,相對於其他同僚,他並沒有多損失什麼。而與此同時,由於外朝吏部尚書趙良仁是盟友,對銓政的掌控相反還得到了加強。

李佑的同鄉,趙天官雖然萬年的面無表情,但卻暗暗對李佑喝彩。這小同鄉要是真有這個本事,一舉掀翻掉目前現行的廷推制度,對他當然是天大的好事!

隨便想象就可以知道,當廷推中沒了宰輔大學士,沒了君上臨朝監視,那在參與人員中,誰是引導風向的老大?絕對是獨一無二的吏部尚書!

即便李佑今日不成事,但只要敢站出來丟擲這個話題,引起朝臣議論紛紛,那也是相當大的收穫了。有了開端,還怕沒有後續?

話說李大人當初是抱著研究廷推程式的態度借來了會典卷五,誰知道居然發現景和朝廷推與會典上不太一致,登時大喜過望。

按照事先想法,今天只要風頭不妙,無論如何也要將會典當做“祖宗法度”搬出來的,至少可以充當緩兵之計。實際上他也正是如此做的,至於再下面,就全靠臨機應變了。

李佑暫時沒有精力去考慮,自己可能會引發的這些後續變局,他正在絞盡腦汁的考慮下一步怎麼走。

目前只有他勢單力孤的在丹陛前聲嘶力竭高喊祖宗之法,而別人議論的議論,裝啞巴的裝啞巴,看熱鬧的看熱鬧,沒有應招的,沒有捧哏的。大約是覺得這個話題太嚴重,一個不好就容易被人抓住把柄,所以不敢輕易開口應聲罷。

可憐李大人雖然舉起了無人爭鋒的旗幟,但到目前為止,實際殺傷力卻十分欠缺。

連續兩次奏請,均不能在錢太后這裡開啟突破口,李佑萬般無奈。

他只好轉過身軀,滿臉鄭重神色,朝著首輔徐嶽行禮道:“我大明自有制度,內廷外朝,各有職事,互為制衡,可保君上杜絕偏聽偏信,焉有內廷延伸出外道理?如此便成一言堂,非長久之道也!”

又勸道:“閣老位列首揆,人臣之極,自當以身踐則,並勸君上迷途知返,不然有失職之虞!叫後世何以看待?”

雖然被李佑主動找上門,還暗含有激將計,徐首輔仍不答話,也不中計。他冷漠的看了李佑一眼,心裡的評價只有一個詞,冠冕堂皇!

說了這許多,不就是為了檢校僉都御使官職麼?若內閣退出廷議,那麼外朝豈不趙天官成了首領?趙許二人若內外聯手,肯定不是好事。

徐首輔不願與李佑糾纏,甚至不想與李佑說話。見李佑還要繼續與他囉嗦,心裡厭煩得很。便閃過李佑,上前對慈聖皇太后奏請道:“請聖母再下諭廷推,不必受外物紛擾。”

雖然首輔大人的實際人望在內閣只能排到四五名,但畢竟也是二十幾年宦海的人物了,處理問題的能力怎麼也是有的。

很簡單,一個字也不提會典,無視李佑的舉動,擱置一切爭議,先照舊例舉行廷推即可。那李佑只是個等待結果的被廷推物件,又不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