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部分(3 / 4)

小說:奮鬥在新明朝 作者:浪劍飛舟

當李佑搬出會典時,彭閣老跳出來訓斥李佑大膽,李佑勸錢太后依照祖宗法度時,徐首輔卻出面奏請錢太后不要搭理李佑干擾,繼續廷推。

說是助紂為虐,一手造成今日重大政治事故,一些也不為過。

其實都知道,這兩位不見得真與慈聖皇太后一條心,但責任總要有除了自己之外的人來承擔,雖然不見得有什麼實際用處。

還有陰謀論者暗暗分析,這一定是李佑的陰謀!李佑的心機謀算太可怕了,從頭到尾將全部人都戲耍在手掌之上!(未完待續)

四百六十二章 邁不動的腳步

四百六十二章

邁不動的腳步

“助紂為虐”、“紊亂朝綱”等詞像尖銳的針頭一樣刺進耳中,首輔徐閣老憤然變色!

在內閣幾位大學士中,徐首輔算是性子比較冷淡話少的。(氵昆

氵昆點點)當大明的首輔,免不了被罵,但很少見他發怒,今天卻被李佑激出三昧真火了!因為李佑不但罵他,還給他扣上了絕對不可承受的帽子!

李佑毒辣地方在於,故意製造出讓朝臣集體臉上無光的政治醜聞,然後很無辜的將責任扔到了太后與首輔、彭閣老身上。

群臣對太后沒什麼好說的,她不與大臣一條心太正常了,但是身為百官之首的首輔怎能…

國朝體制,內閣發展至今,不同於歷朝歷代任何衙署機構。內閣大學士具有雙重色彩,既是文官領袖,又充當天子近臣,既被外朝百官視為宰相,又被天子看做內廷辦事大臣。

所以內閣大學士是個夾在天子和外朝之間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內閣工作要注重調和。過分諂媚天子不行,只怕要被外朝罵為“萬歲閣老”、“紙糊閣老”;在天子面前過分強硬也不行,雖然外朝會對你一片叫好,但實際上幹不了幾天就得告老還鄉。

總而言之,外朝官員既將大學士捧為領袖,又對閣老的態度傾向保持了高度敏感性。內閣首輔大學士堪稱為本朝最有技術含量的官職,也是對一名官員綜合素質的極大考驗。

最強的首輔,如嚴嵩張居正者,都是既能掌控外朝,又能糊弄住天子的,而且可以力壓輿論、不為所動。不過這樣的首輔,善終善名的還真不多。

自從萬曆朝首輔申時行辭職後,首輔的黃金時代就過去了,強勢首輔漸漸絕跡於官場。本朝前首輔張若愚勉強算一個強首輔,但現今的徐首輔肯定差得遠,哪裡扛得住巨大的輿論壓力?

所以徐首輔心知肚明,如果被李佑將“勾結太后禍亂朝綱”的帽子扣實了,再搭上“正途銓選文官全部被迫退讓”的大丑聞,他這首輔就等於是坐在了火山口上,而且還是即將噴發的活火山!眼下殿內的氣氛已經很不對頭了。

偏偏他本意根本沒有半點勾結太后的想法,卻生生被李佑搬弄出一個假象給被人看到,這才是最憋屈的地方!

眼見首輔怒火熊熊,噴之慾出,李佑從高度投入的表演狀態中醒悟過來,暗叫一聲壞了,有些過於用力!

他突然發現自己有點用詞不當,在上輩子那時候,助紂為虐這個詞沒什麼特殊含義。但如今所處的時代還是君主制,對著首輔大罵助紂為虐,那誰又是紂?

雖然在大明近二百年來,罵君主特別是罵不強勢的君主談不上生死大事,但總是個很聳人聽聞的。李佑本心並無此意,他只是入戲太深,一時間找不出別的詞兒,滿腔悲憤之下就順嘴說到助紂為虐。

這個狠詞在他這個當事人口中出來,又搭配上悲憤激昂的神情和哭祖陵之類的說辭,看在滿殿大臣眼裡,便將當前事態烘托的更加嚴重!

慈聖皇太后對群臣有疑慮,那麼相反,群臣對連月來動作頻頻的太后又何嘗有沒有疑慮?

這種互不信任的對立情緒瀰漫了幾個月,一直引而不發的。這種局面下,任何一件矛盾都有可能變成導火索,因為對立情緒膨脹成巨大的政治風暴,更別說今天這樣放在任何時期都足以駭人聽聞的醜聞。

不得不說,李佑為了謀奪五城提督而製造出的廷推事故,再加上他在殿中慷慨悲憤的無意煽動,影響力已經超出了他的想象,這也是他所始料未及的。

畢竟他這次進京才幾日功夫,對京師氣氛只聽別人說了幾次,沒有直觀的感受,預見性缺失也屬正常。

閒話不提,卻說李佑既然已經請辭,那麼他就該走人,就像前面的焦士美、申鶴齡一樣出殿而去。因為請辭後,不再是廷推候選人,他便沒有資格進殿了。

但李大人只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