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3 / 4)

小說:奮鬥在新明朝 作者:浪劍飛舟

?這叫我如何幫你說話?就看你那表情哪有憂心如焚的樣子?黃師爺邊看戲邊想,又慶幸沒開口助他,否則豈不是一起被笑話。

陳知縣自負熟知縣情,並不相信,斥道:“休要再閒扯說笑了,若無它事就退下罷。”

“縣尊聽下官一言。”李佑趕緊說道,隨後將絲織業大戶吞併小戶的籌謀講了一遍。

陳知縣恍然大悟道:“難怪平白送縣衙五千銀,商人果真無利不起早。那又如何?區區幾個織機,如何能與田耕國本比較,你也太杞人憂天矣。”

李佑就等這句話,立刻夾雜私貨、言辭懇切的說:“若讓三大機戶得逞,他們將擁有織機千張,僱工三千!這些大都為壯丁,連同家人至少五六千人,或可至七八千,超縣城口數之半成也!如此人數分散各家或各鄉還好,若俱都為那三家所有,且全部聚於縣城一隅,堪稱有財有勢,尾大不掉!如遇事便是一呼百應,聚眾鼓譟,到時這縣中諸事,是誰人做主?”

陳知縣聞言悚然沉思,黃師爺也收起看戲心情嚴肅起來。

如果再過幾百年,政治課考試出現了李佑這些話,標準答案一定是:這說明了封建社會統治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生產力的發展……李佑就是那個被批判打倒的反面人物。

第九十五章 幫你你立個牌坊

第九十五章幫你你立個牌坊

頓了頓喝口水,李佑繼續危言聳聽道:“臥榻之側,數千人為盟友,書迷們還喜歡看:。敢問縣尊能安心否?能睡穩否?國朝萬曆、崇禎年間,蘇州皆有織傭聚眾為亂,不是鬧賑便是抗稅,縣尊不念前車之鑑否?”

“依你之見又當如何?想必你已經有了什麼主意。”黃師爺問道,他明白這廝必是有備而來的。

李佑隨即答道:“將那五千兩拿出來,對外宣告是三家大戶捐給縣衙的善銀,以此來幫助小機戶度過荒年,這樣給了他們好名聲,也不至於太過於惡了他們。而後便用這五千兩為本錢,包攬西水集市的生絲,分給小機戶,助他們維持活路。那時,全城一兩百的小機戶定會家家感念縣尊恩德。不費縣衙一分一文,於無形之間化解兼併大患,縣尊也博得美名,豈不善哉?”

陳知縣繼續沉吟不語。

李佑又低聲道:“不瞞縣尊,下官粗粗算過,若包攬絲綢出入,兩三月間,盈利能至萬兩以上,這些暴利何苦讓那些大戶賺了去,官府可自取之。”

這數字叫陳知縣和黃師爺大吃一驚,“旬月之間真有如此之多?”

“應當不假,聽聞知府朝本縣索要錢財。幸賴縣尊清正,本縣小民不至被盤剝,其他書友正常看:。”李巡檢先拍了一把陳知縣馬屁,又說:“但要讓縣尊一人在知府那裡擔了責,下官也不忍見之,便想出這個主意,教官府賺上一筆,連同本錢繳給知府一兩萬,也可以有所交待了。既不搜刮也不頂撞上司,正是兩全其美。”

被李佑巧舌如簧的以名誘之,以利惑之,堅守本心的陳知縣還是搖頭道:“你這主意,看似不錯,卻叫官府大張旗鼓惹得一身銅臭,自古以來只聽過官營鹽鐵茶葉的,從未聽過官營生絲。這事難免被朝野物議,為了奉迎上官,被冠上一個貪財無度、與民爭利的名聲,反而得不償失。不妥,不妥!”

陳知縣顧忌不是沒有道理,也在所有人的預料之中。以這時代奇怪的風評邏輯,一地官府即便大肆橫徵暴斂的刮地皮,似乎也比公開經營生意名聲好。奇怪處還在於,官員的家人私下裡做生意倒是沒人說三道四,公私分明得很。

李佑看出陳知縣有點心動,卻不願去做。畢竟以儒家道統,做事講究的是名正言順、師出有名,幹什麼都需要先在心裡把牌坊立好,沒牌坊便不好去做。

這時他就送上了早準備好的牌坊,“昨日路過濟農倉時,得知這是昔年賢君治理蘇州府時所建,豐年入米,荒年出賑,救濟災民無數。想那災農機工俱為大明百姓,難道該有厚薄之分耶?縣尊何不仿效先賢,他有濟農倉,縣尊可拿出那五千本錢建濟工倉;他出入米糧,我出入生絲;他賑濟災民,我救助機戶機工。一縣活了數千百姓,即便不能青史留名,難道還當不得朝野好評嗎。心懷善念,有點盈利也問心無愧於天地間,也能體諒到知府老爺,有何不可。”

嚴格說,李佑這話顯然誇大了,但誇大的牌坊那還是牌坊,反正估計也沒人較真。

黃師爺不禁盯著李佑嘆道:“委實看不出你像是個巡檢,當個縣丞主簿綽綽有餘。”

李佑到此住口不言,心道這諾大的一個牌坊都給知縣立了,且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