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3 / 4)

小說:奮鬥在新明朝 作者:浪劍飛舟

隨從叫罵半日不歇。”

“今訊報與諸君知,常熟縣童生與虛江縣童生數十人毆鬥,應與花考無關。

……

……

事到如此,這次花試稱作萬眾矚目、人心所繫一點兒也不為過。

彷彿有一隻看不見的充滿魔力的大手暗中擺佈了一切,可憐這年頭人們沒有經歷過資訊化時代的各種摧殘,抗性和免疫力委實不高,人心的狂熱輕易便被新奇的情形挑弄了起來。

及到四月二十三日開考這天,圍觀美人考生入場的人群塞滿了數里街巷。十二個主事又緊急抽調了上百家丁,才勉力維持住入口秩序。

主考官李佑看到這場景,居然想起了上輩子印象裡那千奇百怪叉叉電影節上走紅地毯的儀式。

唱名、搜檢、進場等程式完畢,那些角色扮演類遊戲玩家沒有完全得償所願…外圍有數千雙要冒火眼睛的盯著,哪有去調戲美人考生的氣氛。不由心裡都埋怨李佑將事情炒弄的太過火了。

考試過程不必贅述,李主考閱卷排名也不必贅述,二十四日便放了花榜。

一榜十人,前三名是虛江姚興兒、虛江樓心月、下塘陸琦玉。

二榜二十人,三榜三十人,其中陳夢香、張冷蘭、齊笑霞等有名才女都落到了三榜。

看完榜,榜下輿情譁然,喊叫不公之聲不絕於耳。

見過黑的,沒見過黑到如此驚天地泣鬼神的——花榜前三名中兩個是主考的同鄉舊相好,一個是主考的近日新恩人,公認的才女卻被打到三榜…真正的科舉都沒敢明目張膽舞弊到如此地步!

再回想起來,本次花試從一開始就是醜聞迭爆,黑幕重重!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第一百六十六章大丈夫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大張旗鼓的花試雖然被李推官故意擺弄的醜聞漫天飛舞,但另一邊堂堂院試的各種傳聞也就未必少了,只是沒有花試這樣肆無忌憚罷了。

這其實也正常,事關無數人功名利祿的科舉考試哪次不是流言亂竄?只是謠言止於智者而已,什麼時候沒有流言了才是奇怪。

說起近幾十年來的院試,以蘇州府為代表的江浙閩贛四大考試強省中,很多府縣考法與別處不一樣的。

別處的院試,尤其是文風不盛的地方,童生數量相對不多,考試過程簡單粗暴,書迷們還喜歡看:。連糊名都不用,大宗師看的順眼了當場便能把你錄了。甚至有的窮山惡水邊遠小縣,參加考試的童生比縣學名額還少,會寫幾句通順句子,大宗師就敢錄你進學當秀才公。

但科甲大府就不同了,以蘇州府為例,每縣動不動幾千人報名參加縣試,一輪輪刷到院試前,積攢的歷年童生也有幾百上千的去搶那二三十個名額。

因為蘇州府讀書人實在多,又愛聚眾***,所以蘇州府的院試相對嚴格,採取了類似於鄉試的考試程式進行全府統考,糊名什麼的都有,當然程度上還是比鄉試寬鬆些。近年來又增了新制度,考後監試官要磨勘(複查)試卷,以查弊補缺。

所以說在蘇州府,主考院試的提學官若想像外省那樣,當場點錄生員或者大筆一揮隨心所欲的錄取,那是不可能的。從這個角度看,能到江南地區當提學官大宗師,一方面在士林中是一種極大的聲望和榮耀,非文學領袖不敢當此任;另一方面,為國家取材之餘,給個人賺點外快很費力氣…可謂是痛著並快樂著。

注:上段為國取材一句並非假大空諷刺之語,這年頭提學官考核也是要看升學率的,所以再沒品的大宗師,多多少少也要錄一些真才實學會寫八股文的…不然門生中一個舉人進士也出不了,那豈不相當於自打耳光,還有臉在官場混麼?

從這個角度看,科舉即便弊端重重,終究也還是一項相對公平的制度。據粗略統計,歷代進士中,出自官宦世家的和出自寒門的大約各佔一半。如果沒有科舉,實行九品中正自主招生,寒門士子怕是連這一半的機會都不會有。

話又扯太遠了,卻說本次院試的流言大都與石參政有關。常言道,風起於青萍之末,院試本該由知府監臨提調,但今次石大參卻強行插手。在多疑的人眼中,內情怎能不可疑?

其實石大人是出於公心的,可嘆那些犬儒(本書的看官們應該不會有人以為這個儒是儒生罷)們不相信,書迷們還喜歡看:。

虛江童生李正與同縣文友吃酒時曰:“聽說因李推官的緣故,石大參厭惡虛江人,所以要插手院試,報復虛江讀書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