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2 / 4)

小說:鼎宋 作者:古詩樂

,則天下豈可無教”,臣京等進曰:“士能挽強,女能騎shè,安不忘危,天下幸甚。”】

第五十五章微瀾雖滅怒濤蘊

宣和殿宴畢,紫緋官員們步出大內,到了橫街。宰執已留對,一紫一緋隱為翹首,所行處人人稍避。

“大兄,童太尉已領六路邊事,此時正屯兵蘭州。劉法出湟州,劉仲武出會州,三十萬大軍兵鋒所指,其事重傾半國。”

“便是蜀地,正有晏州夷亂,趙遹秘奏請調秦鳳、涇原、環慶三路三萬兵入蜀征剿,大人正與鄭達夫商榷調兵事宜,蜀地文事,確非大造之機啊。”【1】

緋衣官員份外年輕,不過二十來歲,眉頭深鎖,說起軍國重事,條條有理,與其年齡很不相稱。

“趙遹秘奏調西軍入蜀?不是還在說招撫卜漏嗎?我怎的不知?”

紫衣官員不到四十,身形容貌竟酷肖緋衣官員,雖年紀大得多,可眉宇間的氣質還不如緋衣官員穩重。聽到有他不知的事,臉sè沉下,不悅之意很是明顯。

“宗姬被擄,事關天家顏面。官家面上為謀國計,許招撫亂夷,實則龍顏震怒,不窮治此賊絕不罷休,再加之……”

紅衣官員左右看看,見無人在側,低聲道:“昔rì瀘南開邊,也是大人之策,十年前未競全功,今次再度開邊,正當其時。大兄治文典,自不詳知。此等政事,自有大人cāo辦,大兄安心修文奉君便是。”

聽前半段時,紫衣官員依舊不甚了了的表情,聽了後半段,眉頭挑起,冷聲道:“蔡絛,大人年事已高,細厘之務,也須得我們兄弟分憂。我與官家相近,這些事情,由我與官家分說,豈不更好?”

接著他怒聲道:“西川提學盧彥達奏說蜀中文事,得許光凝遮蔭,元佑jiān黨有死灰復燃之跡!官家著宰執議定,可快一個月過去了,還是沒議出結果,大人對此事為何這般不上心?”

“大人早拿主意,我便能讓官家看重此事,真有必要,請御筆處置,將這班jiān黨一掃而盡!你也清楚,朝中那些自命君子,實則jiān黨之流,時時與我們唱對臺戲,嚴辦蜀黨,正能削了他們的羽翼,清清朝堂之風。”

正說到這,一個官員靠了過來,恭謙地拱手招呼道:“蔡宣和……”

紫衣官員斂了怒容,把住緋衣官員的手臂,兩人轉作親密無間之狀。就聽紫衣官員呵呵笑道:“尊駕稱呼的是哪位?官家已授我家二哥為宣和殿待制,我與他都是蔡宣和。”

紫衣官員正是宣和殿學士蔡攸,蔡京長子,緋衣官員則是宣和殿待制蔡絛,蔡京次子。年初官家復置宣和殿,太師親黨皆藉此殿入兩制。蔡太師所得之榮寵,由此可見一斑。

應付了這個攀附示好的官員,兩兄弟繼續剛才的話題。

蔡絛道:“大兄你也該知,官家剛復了文彥博、韓忠彥官諡,加之早前王珪等人,官家已無意延續元佑之錮。如今已有治世之相,官家志大,內修文德,外整武備,興學、崇道、拓邊,哪一件都是祖宗未曾辦到的,此時官家只想群臣一體,助他成就功業,不願再攪黨爭之瀾。”

蔡攸瞪眼道:“盧彥達奏疏言,那等餘孽是洛黨蜀黨根底,官家雖無意再治黨事,也不容這兩黨復燃!程明道程伊川,偽君子!蘇東坡一門,恣縱小人!這兩黨為大人生平最忌!”

聽出蔡攸一心要借盧彥達的奏疏作篇大文章,蔡絛輕嘆道:“今rì朝堂,非大人獨踞啊。大兄既近官家,難道不知西川走馬承受傅堯在上月初進獻了一本書?”

蔡攸不解:“一本書?”

蔡絛點頭:“一本書,官家得之,召梁師成問對,梁師成大讚,語及華陽王沖和集英社。”

蔡攸還在尋思,蔡絛又道:“月末時,許光凝也進獻了此書。本月初,宇文粹中、鄭居中也都上奏提到了此事。”

見蔡攸依舊茫然,蔡絛解釋道:“那書名為《景數集解》,是拾唐時景教算學所成。書中不僅用景數重解各類算經舊題,還專門講解了土木營建、土方計算等事。孟揆與梁師成正措置萬歲山之事,對此書大加讚賞。稱其能發一解十,以往營建工事之瑣亂,儘可由此書所授之學詳解。得此一書,萬歲山便能早兩年完工。”

蔡攸不以為然地道:“孟揆與梁師成措置萬歲山,自是想著儘早開建,拿這書來作幌子,未免太過牽強。”

蔡絛搖頭道:“算學諸博士也看了此書,雖指景數那些符號太過怪異,難為今人所用,可對書中所述的天元術卻佩服之至,正準備以此為綱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