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學職只是臨時代理,認真說該叫“試學諭事”,根本談不上官,而且還是倚廓縣縣學這種沒有正式名分的單位,卻也足以轟動士林了。就這點來說,趙梓的膽量也著實夠大。
相比之下,民間士林就不為王衝所熟悉了,趙梓和顧豐帶著王衝引見了其中三人。
一個是宋鈞,出自雙流宋氏。雙流宋氏也是世宦之家,宋鈞的從兄宋構是新黨干將,曾任秦鳳路安撫經略使,陝西路轉運使。宋鈞本人無心仕途,一門心思在家治學,與顧豐交情不錯。
這老頭笑吟吟地道:“仁宗朝時,虞城王衝王景儒以詩文揚名。神宗朝時,陝西又有王衝兵亂,餘部流竄密州,為我從兄所獲。此時又出了你這個王衝,不知又要留下何名?”
王衝厚著臉皮,響亮地答道:“王衝不求聞達於世,唯願留一孝名!”
儘管此時八行已臭,但王衝以孝再度立名,不得不繼續高舉這面旗幟。
宋鈞緊咬不放:“既只求孝名,為何甘冒士林側目,以束髮之年擔起學諭之職?”
王衝面不改sè:“代父盡忠!”
宋鈞哈哈笑了,拍著王衝肩膀道:“你這小子,有趣有趣……”
他低下頭,朝王衝擠擠眼:“若是蘇老坡知道他的外門子侄燒了王歧公的牌坊,還不知會作何想,蘇老坡可是很敬歧公的。”
一聽這話,王衝腰桿就硬了。這是自己人,既知王家底細,又跟眉州蘇氏有交情,更不滿華陽王氏。
另一箇中年人叫範淑,出自華陽範氏。跟王衝沒什麼熟絡話,倒是旁敲側擊地問起了範小石的情況。
第三人是正好到成都辦公事的果州知州,被趙梓拉來湊熱鬧,在這場曬書會上算不得官員。引見時,王沖和對方都很好奇地相互打量。此人姓邵名伯溫,邵雍之子。
顧豐起了個開頭,接著是各位官老爺依品級挨個致辭,這套流程與王衝上一世幾乎如出一轍。不過這幾位官老爺都是進士出身,說話駢四儷六,文雅十足,便是套話,也比後輩的套話高明得多。
待到趙梓致辭完畢,顧豐又一一介紹了民間“評委”,宣佈“比賽”開始。
本以為就照著流程走下去了,沒想不諧音直追著顧豐的話尾冒了出來。
“難得冬rì閒遊,怎把曬書會變作了考場?有煞風景啊,是不是先作些節目,讓大家儘儘文興!?”
“書論怎是會友之道?莫若先賦詩詠景,熱鬧一番。”
參賽的不是華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