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周虎臣無疑很陰險,他在意圖挑起蒙古人之間內鬥,和當年皇太極征服蒙古各部落的方式一模一樣。呼倫貝爾的**力太大,而漠南蒙古禁受不住這種**。周虎臣同時還借用了漠西、漠北蒙古和東蒙古的歷史仇恨,這一步棋無疑對他的征服之路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昔年的皇太極就是採用了離間、宗教、聯姻、挑撥等等各種各樣的手段擊敗了最後一位蒙古大汗林丹汗。也使得林丹汗遠走甘肅,而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個大小領主齊聚瀋陽,承認皇太極為汗,並奉上“博格達。徹辰汗”的尊號。蒙古人之所以承認皇太極為汗,是因為當時的女真(滿族)部和蒙古人似乎有著同一祖源關係,而且可以確定的是皇太極的父親努爾哈赤的先祖就是猛哥帖木耳,他曾被明庭冊封為建州左衛指揮。而隨著征討蒙古各部步伐的強勢邁進,隨著林丹汗眾多部屬和族人投降,蒙古大汗之位歸屬了女真人,也等於歸屬了的大清皇帝,讓清廷皇帝擁有了統治蒙古的真正名義。
周虎臣其實就是來攪局的,他要把建奴留下的權力真空搞亂,把蒙古攪成一團渾水,然後讓自己從中漁利。
大軍緩緩移動,距海刺爾千戶所(海拉爾)還有不到兩百里,而前面的蒙古騎兵已經距離海拉爾很近。不久斥候傳來訊息,很多漠西蒙古騎兵已經聚集在海拉爾南三十里之外。
呼倫貝爾草原的兵力嚴重不足,而周邊的幾個漠西蒙古較大部落騎兵匯聚在一起也不到四萬人。滿珠習禮曾經隨皇太極力戰察哈爾部眾,並征服了察哈爾林丹汗的很多部落,可以說他對這些漠西蒙古部落非常熟悉。僅僅一個上午,滿珠習禮就攻到了海拉爾城下。
呼倫貝爾草原之西有一大一小兩個碧波盪漾的姊妹湖,合稱呼倫貝爾湖。
這兩個相依偎的高原明珠是倫貝爾草原的象徵,呼倫湖又名呼倫池、達賚湖,蒙古語意為“海一樣的湖”,素有“北方第一湖”“廣寒仙境”之美稱。而貝爾湖也稱達裡諾爾湖,達裡諾爾為蒙古語,意為肩腫骨形的湖,這個湖相對較小。
滿珠習禮對這一帶太熟悉了,一種別樣的興奮讓他立刻在海拉爾開始往西進攻,很快就來到了呼倫貝爾湖邊。
大草原太廣闊了,此時周虎的大軍剛剛來到海拉爾附近,稍稍休整後的滿珠習禮在和周虎臣取得聯絡後,他已經繼續往西面的霍勒津布拉格(滿洲里)趕去。
滿珠習禮這個暫時的最高指揮太稱職了,他的戰術運用在草原絕對比周虎臣還要強上很多。
這是閃電戰,就和當年一樣,滿珠習禮知道如何在草原進行征戰,速度決定了你佔據的牧場面積,也決定了戰爭的走向。因為蒙古各部落的遊牧之地較分散,漠西蒙古人想湊在一起不容易,戰勝一個部落就會削弱敵人的一部分力量,何況現在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兵力極其空虛。
草原的初夏氣候溫和,就在這溫暖的季節,周虎臣進入海拉爾城。
與其說海拉爾是一座城,還不如說是一個堡,這個堡一樣的小城是胡和魯與色楞兄弟的老巢,現在,這個呼倫貝爾最繁華的地方已經被胡和魯與色楞兄弟拋棄了。
滿珠習禮的下一個目標是噶爾瑪,他的領地正是霍勒津布拉格一帶。
蒙古人的生活簡單,收拾起帳篷,趕起自己的牛羊就可以去需找一個新的遊牧之地,遷徙很容易。但問題是,牧場再廣闊也有地域限制,當牧民進入其他部落的領地進行遊牧,就等於觸犯了其他部落的領地權,所以,牧民不會選擇進入敵對部落的牧場,也不會選擇貧瘠的牧場,他們的最佳選擇是投降,歸順新的部落首領。
呼倫貝爾草原是最好的牧場,漠南蒙古人垂延,漠西蒙古人不捨這樣的豐美之地,可惜,他們沒有辦法,除了頭人們繼續在逃竄,普通牧民已經放棄了抵抗。
蒙古人有蒙古人的生存規則,尤其是普通牧民,只要不反抗,只要給新的佔領者奉上一定數量的牛羊,他們就會擁有新的生活,擁有新的部落首領。
這就是草原人的生存理念,隨著漠南蒙古的深入,呼倫貝爾大草原的天變了。(未完待續。)
368章 夾縫中生存的無奈
進入海拉爾的周虎臣已經笑得合不攏嘴,因為馬匹,在海拉爾這座小城堡,滿珠習禮給他留下的戰利品足夠他裝備自己的十萬大軍了。
西蒙古在這一帶太弱了,弱的漠南蒙古聯軍根本就沒有進行任何大激烈的戰鬥,而滿珠習禮也沒有任何顧忌的繼續在西進。
當週虎臣的大軍再一次啟程,已經是兩天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