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庭孫督師也算是一個能人,他曾屢屢戰勝農民軍的暴亂,幾乎罕有敗績,還曾俘殺了當年的闖王高迎祥。後孫傳庭主持山西軍務,可惜,崇禎皇帝是一個比較偏聽偏信的人,再由於和當時的兵部尚書楊嗣昌有隙,借崇禎十一年秋建奴入關的時機,楊嗣昌乘機構陷,把孫傳庭下獄。
在孫傳庭下獄的三年期間,熊文燦、楊嗣昌在鎮壓農民軍的戰爭中連遭敗績,李自成在河南開啟了局面,擁兵數十萬,第二次包圍了開封。在這種形勢的無奈之下,於崇禎十五年,朝廷再度起用孫傳庭為兵部右侍郎。崇禎帝親臨文御殿詢問孫傳庭有關鎮壓農民軍的方略,並設宴款待,為他壓驚,嗣後即速命孫傳庭率禁衛軍馳援開封。
後面就是明軍的屢屢失敗,由於李自成久攻不下,隨後,千年古城開封淹沒在水鄉澤國之中。李自成軍和羅汝才何軍西進,並在郟縣大敗孫傳庭,就這樣,孫傳庭率殘部逃至鞏縣,由孟塬進入陝西。
無奈的孫傳庭於是開始在陝西臥薪嚐膽,募兵籌餉,當時共湊齊了士兵三萬人。孫傳庭的秦軍其實就是半吊子,幾乎全是新兵,僅僅訓練了半年時間。這孫傳庭軍還有一個最大的略勢,因為,他的後勤要靠陝西供給,陝西距離河南洛陽太遠了,後勤壓力可想而知,這讓陝西的後勤補給苦不堪言。陝西官員怎麼會心甘情願的補這個大窟窿,誰都不願意,可惜,這是超朝廷的強令,沒有人敢於抗旨。至於全力支援的言論,其實。。。還要見仁見智。
孫傳庭戰也得戰,不戰也得戰,因為崇禎皇帝對別人已經不指望了,他急不可耐的想要讓孫孫傳庭去解決李自成。這幾乎是一種必敗的結局,但是,那些陝西官員卻幾乎眾口一詞的一直在上書朝廷,孫督師統帥之才,驍勇能戰,大軍出擊,定能一舉蕩平賊寇。
這樣的軍隊能夠戰勝李自成嗎?軍隊人員不齊,沒有戰鬥力,後面還有人在拖後腿,簡直就是笑話。
周虎臣的意思是,孫傳庭完了,陝西完了。這就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緣由。而簡忱顯然也看出了這種形式,陝西已經不保,他來到大同的意思很明確,就是來提前避難。
而周虎臣後面的意思已經挑明,不僅是陝西,這天下已經很危險了,簡忱可以去江南避一避。至於想要留下來,那就要全心全意的投效,要給周遇吉賣命,因為,他們還要和李自成來一次對決。
“孫督師已在八月十曰出潼關,學生願讓家小來大同。”簡忱毅然決然,他看向仍舊是五花臉的周虎臣:
“樸崖先生信得過小子?”周虎臣的花臉充滿笑意:
“五萬雄師陳戈待旦,有大帥統籌,以少帥之才,學生安敢有忌,學生願效犬馬!”
周虎臣整了整衣服:“可!”
;
第101章 墨家傳人
【感謝;舞夢的打賞!】
周虎臣整理衣服是什麼意思?
當然是坐下,坐等簡忱給他行禮,正式接受簡忱來投效。
周遇吉已經完全暈了,兩人云山霧罩的話他聽得懵懵懂懂。好像這就成了,自己才是主角啊?兒子卻搶先一步。
我是來讓你拿建議的,卻和你老子搶人,真不厚道!
周遇吉想了想,搶就搶吧,都一樣,還是算了,反正是自己的兒子,簡忱也算是投效了自己。周遇吉也沒什麼可抱怨的了,這兩個人太精明瞭,話語深奧的他感覺完全不是對手。還好,其中一個是自己的嫡親兒子,不是隨便撿來的。
這時,遠遠的在門外,一個士兵喊道:“少帥,您的毛巾進來了!”
“快拿進來,溴大了!我這人見人愛。。。形象這次可全毀了!”已經坐好的周虎臣趕忙起身:
伸手接過士兵遞上的溼毛巾,周虎臣在臉上左一下,右一下,往下一抹,然後翻轉毛巾再次一抹。
這就成了,周虎臣意氣風發,規規矩矩的坐好開始等待。。。。。。
簡忱當然明白周虎臣的意思,可他並沒有直接上前行禮,而是很奇怪的繼續道:“少帥,您對儒家、道家、釋家可有見解?”
得到一個有一點點小聰明的讀書人有這麼難嗎?難道還要考考我?
可惜,周虎臣除了認字,讀過一些兵書,他對別的所謂文化不感興趣,也沒時間去感興趣。
“這。。。沒什麼看法,作為軍事將,識字就行,那些文縐縐的東西很多並不適用,還不如實實在在的練兵用來保家衛國。”
“少帥可聽說過墨學?”
“有所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