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彙報並請示。
“那劉岱是否宗室子弟?”劉協聽後抬頭問道。
話說你問這種問題幹嘛?宗室子弟就可以欺負其他大臣?
但我想起不久前劉焉一案的審判過程,就知道宗室子弟確實高人一等。
宗正劉艾出列:“正是,劉岱為悼惠王一脈,其父劉方,祖父劉丕。而劉岱胞弟劉繇,正是揚州刺史。”他就是負責宗室子弟的管理,看起來也十分熟悉。
咦?這劉家的人很多嘛!我在心裡默默算了算:幽州劉虞——被罷免;益州劉焉——被問罪;荊州劉表;揚州劉繇……後來被孫策滅掉;兗州劉岱,好像下場也一般。全國十三州你們劉家人曾經佔據了五個,太不像話了!
劉協一邊思索一邊徵求意見:“諸位公卿有何對策?”
王允當仁不讓:“啟稟陛下,老臣以為,當令朝中德望兼備之重臣,奉旨持節巡視山東州郡,宣示聖上意旨。如此,劉岱、橋瑁當有所收斂。”
“他們會依嗎?”劉協有些不自信。
我也覺得王允有些書生氣了,地方勢力火拼時,誰會管你這個有名無實的幼兒皇帝的旨意?
“可請張公引兵屯於中牟,以作威壓。”王允彎腰拱手。
中牟?我對這些地名毫不知情,只好側身向後看去。
緊挨我的當然是賈詡叔叔:“中牟緊鄰兗州,距離昌邑約四五百里。”
昌邑……又是什麼地方?我只記得以前有個昌邑王劉賀的……
“昌邑便是兗州的治所。”賈詡無奈地補充。
我點頭表示明白:五百里的距離,夠你跑上三五天了,有個毛的威懾作用啊!
“張公以為如何?”劉協請示太尉張溫。
重兵在手的張溫毫無倨傲之色:“老臣以為,王公之策可用。”
“荀公有何意見?”劉協詢問司空荀爽。
荀老頭一向低調,也不喜歡多話:“老臣附議。”
劉協用眼神掃視了殿下的百官群臣們。
諸位臣公都是拱手挺腰:“臣等附議。”
“如此……應派哪位愛卿前往宣詔?”劉協目視王允。
王允早就思考周詳了吧:“老臣以為,太常馬日磾、太僕韓融二位大人,皆是本朝勳老,德高望重,可以代天子出使宣詔。”
“唔,”顯然劉協也想不到更好的人選了,他點了點頭,“馬卿,韓卿,你二位意下如何?哪位願意前去?”
馬日磾和韓融看樣子也做了心理準備了,齊聲道:“老臣願往。”
見到臣下如此積極,劉協忍不住笑了聲,他看了看馬日磾垂垂老矣的模樣,拍板道:“馬卿年歲大了,受不得車馬奔波,還是讓韓卿辛苦一趟吧。”
韓融與馬日磾一齊施禮。
這時卻聽王允又奏:“陛下,呂布盤踞河內,老臣時時擔心此賊南下,洛陽糧少兵寡,大部分又是新軍,不得不防啊!”
劉協一驚:“朕幾乎把這賊子給忘了!那張公是否多留些兵馬駐守洛陽?”
張溫一臉難堪,可憐京城只有六七萬兵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