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
正門亭長:龐淯。
考慮到我軍的實際情況與遼東的自然資源,我又特意任命了幾個官職:
醫曹:張賁;
鐵曹:段建;
馬曹:宮赫。
遼東郡不缺鐵礦,自襄平往南,新昌、安市、汶縣、平郭,均有大量礦山。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個地方,應該是鞍山鐵礦吧?
走馬上任的段建立刻接到我的任務:為新設立的第九營打造兵器與鞍鐙裝備。
他滿懷信心地接受了,然後就成為了這個冬季遼東最忙碌的官員。
-
十一月十八日時,萬餘人齊聚襄平城外。
我抬頭看了看太陽,欣慰地說道:“老天爺總算還給了我一點面子。”
“確實,”特邀嘉賓張博眯起眼睛,“這幾日出獵在外,也沒有見到如此好天。”
“沒想到我等初來,便能參與如此盛事。”王烈呵呵而笑。
新近加入我方的五名文士也作為嘉賓全數到場,今日陽光明媚,不少人也將妻兒帶出來看個熱鬧,邴原的妻子抱著裹在厚厚皮衣之中的女兒,頗有興致地坐在管寧身後。
小姑娘叫做邴冰,我懷疑她寒氣入侵是上天註定的事情——誰讓她爹媽給她取了個“冰”字做名?
此外,還有王烈的長子王啟,次子王賀,劉政的兒子劉浩,國淵的幼子國泰,管寧的兒子管殷。
國淵也點頭道:“之前仲禮兄曾言,府君有志採取新法拔擢人才,不料這麼快便能親見。”
秦陣撇撇嘴:“當考官……就是坐在這裡?”
我笑道:“有你動武的時候。”
他雙目一亮:“當真?”
我點點頭,那邊主持人程昱已經開始宣讀規定:“諸位,今日齊聚於此,便是要選出我虎豹飛軍新立第九營之營長。此前已有公文,凡我軍中子弟均可參與。”他向外踱了幾步,朝北一指,“在下也不廢話,第一項比試便是射箭!”
北面正是軍中靶場,二十隻箭靶並排而立,監考官程武與吳石分別帶人立於兩側。
程武朗聲宣道:“每人五箭,三箭以上中靶者留,可加試一次。”
“三箭……”張遼低聲問道,“是不是太少了?”
“不少吧?”張博反問道。
秦陣表示贊同張遼的意見:“五發四中才有資格吧?”
我解釋道:“雖然說射箭是基本功夫,但是並非所有人都像我們這樣擅長。”
“距離為八十步,諸位請站於線外射箭。”吳石補道,“隨時可以開始。”
二十名應試者一字兒排開,身後皆有兩名士卒,一名遞給弓箭,一名專門監督計數。
一時間,場中飛矢破空之聲不絕於耳,喝彩與惋惜之聲也是此起彼伏。
畢竟是營級幹部的選拔,儘管我沒有設定任何門檻,但報名應試者並不算太多,目測……最多也就四百來人。
正如張遼和秦陣所說,五中其三不是難事,第一輪二十人中就有十四人達到了標準。
早有引導者將合格者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