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3 / 4)

擊戰,一名來自振**山地一旅的狙擊手教官,只用一顆子彈就擊中了梅加中將,從轎子上跌落下來的梅加讓英軍徹底的慌亂,失去了指揮,又面臨著無處不在的子彈,在慌亂中英軍一直沒有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在樹枝和深草之間穿梭的子彈將一個個士兵擊倒,喊叫聲和呼救聲、慘叫聲充斥著這處叢林,當看到英國士兵往回跑時,所有的殖民地士兵像找到了主心骨,扔掉武器就跟著往回跑,雜亂無章的撤退給了自由軍更多的機會,在教官的指揮下,自由軍戰士以他們並不成熟的作戰技巧和射擊水平,繼續追擊潰散的英軍。

率先逃跑的英國士兵不久後就被熟悉叢林的緬甸殖民地超越,然後是印度殖民地士兵,養尊處優的英國人根本發揮不出腿長的優勢,被這片叢林徹底牽制,然後是一顆顆要命的子彈。於是,往日高人七八等的英國人在死亡的威脅下開始投降,雍籍米手下的自由軍戰士從兩側包圍之後,試圖逃跑的印度、緬甸殖民地士兵也大多舉手投降。

臘戍戰役,英軍死傷三百多人,投降兩千四百多人,其餘的逃入叢林,但真正回到曼德勒的不超過三十人,自由軍取得了臘戍大捷,再次震動英國殖民當局,其戰鬥力讓英軍側目。

第一百五十一章曼德勒大戰

在殖民地,英國人往往採取當地人治理當地人的模式,殖民地軍隊佔據著英軍的大多數,尤其是在印度,英國士兵人數還不到百分之二十,其餘的都是印度土著士兵。印度人溫順的性格和各邦之間的矛盾被英國人利用,從而實現了對印度穩固的統治。

但這樣一來,殖民地軍隊的戰鬥力就可想而知,包括英國士兵,在國內屬於優秀士兵的他們一旦到達殖民地,戰鬥力就會下降幾十個點,都忙著撈錢、享受了。這也是英軍遭受伏擊後迅速崩潰的主要原因,不論是在緬甸還是在南非,英軍前期都遭受過可恥的失敗。

連續盲目的進攻導致的失敗使英屬緬甸殖民地當局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英軍司令梅加中將的陣亡迫使倫敦的官員重新審視緬甸自由軍這支起義力量,在緬甸殖民當局的建議下,倫敦方面同意暫停攻勢,等緬甸的雨季過後再開始進攻。

雨季作戰的影響是相互的,雍籍米也不想在這種鬼天氣下作戰,瓢潑大雨對於大規模戰事來說就是個災難,但小規模的滲透卻正好。英軍連續遭受兩次失敗,龜縮在曼德勒不敢出來,給了自由軍廣闊的發展空間。

英國流年不利,先是布林,後有緬甸,殖民地武裝起義此起彼伏。兩個地方都有幕後國家主使,但英國都沒有辦法直接和主使國開戰,只能竭盡全力剿滅殖民地的起義軍。趁著雨季,英軍繼續調兵,印度被動員了五萬名殖民地士兵,簡單武裝後就被送往仰光,然後分批向北方進發。

到1904年的10月初,緬甸旱季到來。英軍在緬甸的兵力也達到了七萬多人,其中包括從英國本土排遣而來的一個步兵師,印度殖民軍3個步兵師。緬甸殖民軍1個步兵師,火炮二百五十三門。印度陸軍總司令基欽納為總司令。此人參加過布林戰爭,在南非曾不惜採取一切殘酷手段消滅游擊隊,並大肆燒殺、摧毀布林人的農場、建立集中營(集中營一詞就是此人第一次使用)。英軍吸取了之前失利的教訓,任命具有作戰經驗、熟悉熱帶地形的道格拉斯黑格少將協助基欽納。

道格拉斯黑格曾經參加過第二次布林戰爭,在對付游擊戰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之後以上校的身份在基欽納手下擔任監察長,並因緬甸戰事晉升少將,參與消滅緬甸自由軍的戰爭。基欽納與黑格兩人被倫敦認為是消滅游擊隊的不二人選。印度總督寇松負責七萬大軍的後勤補給,物資除部分軍火之外都由印度本地提供。

10月12日。基欽納和黑格來到曼德勒,並召開了第一次作戰會議。會議室裡沒有包裹著頭巾的阿三,也沒有緬甸人將領,全部都是傲慢、自大、玩弄著兩撇大鬍子的英國將領。這不奇怪,殖民地軍隊中的上級將領全部是英國人,他們怎麼會允許低劣的殖民地人擔任重要的軍事職務?

“司令閣下請看”,黑格手拿指揮棒對著地圖說道,“自由軍目前盤踞著曼德勒以東、以北廣大地區,並由向南方蔓延的趨勢。在臘戍、錫高、莫寧等地情報人員都發現了自由軍的訓練營,但據我所知自由軍的訓練營並不止這些。有更多的隱藏在雨林之中不為人知。”

“事情非常清楚,華國人在背後支援緬甸自由軍,自由軍以北方雨林地區為根據地展開遊擊作戰。所以,最關鍵的就是找出華國人和自由軍之間的運輸通道並將其截斷。拉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