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手快,如何能有人能夠抵擋他分毫?
在他身後,趙德揮舞著手上的大刀,如同下山猛虎,悍勇無比的跟隨著李儼衝鋒。他手上大刀,就如同一條銀龍,席捲過戰場之上。凡是他刀鋒所過之處,所有敵軍都如同切瓜砍菜一般,被輕輕鬆鬆地劈為兩半,或者被趙德將頭顱砍下馬來。
李儼和趙德就如同兩隻利箭的鋒刃,劈開了本來就已經亂成一團的敵軍戰陣,在他們身後,李儼的十六衛帶著親衛隊,親衛隊在領著其後的趙德本部兵馬,如同滔天巨浪一般,吞噬了所有在他們前進道路上的敵軍士兵。
而在同一時間,孫麟的本部兵馬,也在戰場上閃電來去,縱橫馳騁。孫麟部和趙德部早就在很多次與黃巢軍的戰鬥中,形成了一種很好的默契和配合手段。
攻擊如同閃電般快捷的孫麟部,在戰鬥中主要是擊潰那些集結在一起的大規模敵軍。以他們的攻擊特點,他們的戰鬥往往是擊潰戰,而少見殲滅戰。
趙德的兵馬則主要是攻擊那些已經潰散的兵馬,和那些難啃的硬骨頭,進行攻堅戰。以他們的攻擊特點,主要敵人沒有及時拉開距離撤退,那麼在敵軍有數倍的人數優勢情況下,也只能被大部殲滅甚至全殲。
兩部兵馬的配合,相輔相成,讓整個戰場之上,黃巢軍這支算得上精銳的軍隊,竟然都沒有組織起像樣的抵抗,往往都是一觸擊潰,然後就被趙德的兵馬清潔溜溜的殲滅。
也不是沒有見機得快的敵軍逃離戰場,企圖保住自己的小命,但是戰場外圍衛徹和常捷的兵馬可不是拿來好看的,衛徹用兵滴水不漏,常捷用兵老刀,在他們的手下,黃巢軍的潰卒休想逃脫一個!
黃巢軍到底是農民軍,只能打順風仗,在逆境中戰鬥往往沒有那樣的能力。就算是他們中間算得上是精銳的沖天軍,也是如此。
因此,在遭到突襲之後,他們僅僅堅持了很短一段時間,就在兵力不過他們三分之一——直接加入戰鬥的趙德、孫麟部只有一萬人馬——的赤衛軍攻擊中,徹底崩潰了。
接下來的,不過是一場沒有任何懸念和困難的單方面屠殺罷了。
也不過半個時辰,剛剛還在為終於攻進了大唐國都長安城沾沾自喜的黃巢軍,遭到了他們進長安城以來的第一次大挫敗!這一支被派出來追擊李儼的“沖天軍”就此敗於人數遠遠少於他們的赤衛軍,全軍覆沒。而赤衛軍僅僅付出了一千不到的傷亡。而就算這一千傷亡,其中真正戰死了的,也不過區區三百人,其他的都是傷員,而在李儼大力推廣的戰地醫療系統的幫助下,剩下的七百人,最少也有五百人能夠在一段時間休養後重新上戰場殺敵。因此他們戰鬥力的損失,僅僅只有五百人,卻剿滅了三萬人馬的敵軍精銳,可謂是戰果輝煌,代價微小。
打掃戰場之後,大軍正式駐紮在盩屋城中。畢竟使用偷襲的方法,乃是用兵中出奇之道,可一而不可再,下一次再想偷襲就沒那麼容易了,說不定反而會弄巧成拙。所以與其這樣,還不如擺出堂堂之陣,構築正式的防禦陣地,與敵人正面作戰。以赤衛軍的戰鬥力,完全能夠很好地完成這一點。
李儼的三萬大軍,就這樣駐紮在盩屋城不走了。李儼自己,也就將御駕停在了盩屋城。此地離長安城不過百多里路,在眼下黃巢勢大的情況下,保持進攻態勢這三萬大軍遠遠不夠。但要是堅守此地,卻基本上沒有問題。駐守此城的同時,赤衛軍還同時將那些潰散的朝廷軍隊加以收編,擇其精銳者,加入新成立的赤衛軍左、右兩副軍。其軍隊的基層和上層將官,一律由赤衛軍抽調,只有極少數從原來的部隊中加以提拔。整個赤衛軍,李儼其實都是按照將官的規格進行訓練的,所以這方面的基層將官,只需要將那些普通士卒火線提拔就可以了。在加以一定程度的熟悉後,優秀的基層和上層將官,讓新成立的部隊很快就擁有了一定的戰鬥力,雖然比起赤衛軍有所不如,但對付一般的農民軍或者防守還是沒有問題的。不過短短一天時間,左右副軍就各自擁有了將近一萬人馬的規模。
大軍駐紮於盩屋小城,糧草就成了一個問題。幸好李儼早就預料到今天,準備了一定數量的糧草,雖然支援不了太久,半個月還是沒有問題的。至於半個月以後,自然有勤王兵馬和勤王的地方官員到來,那時候,糧草的問題,直接交給他們就是,也就不用自己發愁了。
廣明元年十二月九日,基本上將一切事物安排完畢的李儼,終於有時間接見了盩屋縣的縣令、縣丞、縣尉、眾曹、里正(唐制百戶為一里,設里正)、耆老(唐制五里為一鄉,設耆老)等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