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3 / 4)

小說:風流唐帝國 作者:花旗

失的漏洞,竟然不是一下子能看出來的。除非有人能夠如同李儼這邊的幾個人般瞭解計劃每一步的目的,否則這些漏洞還真的難以被發現。

於是,節度使們,尤其是王重榮、拓跋思恭兩位節度使,都驚訝的發現,他們的任務都很輕鬆。那些攻擊起來很艱難或者說損失會很大的任務都被指派給李儼的軍隊了。

這一點讓他們怎麼都想不通:這個皇帝不會是腦子有病,以至於想透過那些艱難的任務來削弱自己的實力吧?至於王重榮等人,更是認為這其中一定有著莫大的陰謀,要不就是李儼軍中出現了不聽號令的情況,所以李儼想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吧那些不聽號令的部分削弱——但也不至於所有的軍隊都不聽號令了吧?

這些有著私心的節度使們並不明白,李儼對自己的軍隊保有多大的希望,因而其要求又有多麼的嚴格。而實戰,尤其是殘酷的實戰,是提高軍隊戰鬥力的一個極有效的方式——當然這也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得起地。

尤其是那些擁兵自重的節度使們,他們心疼自己的軍隊還來不及。哪裡捨得透過殘酷的實戰來練兵?畢竟他們的眼光,都僅僅放在中原,放在大唐內部。沒有人像李儼一樣,目光已經遠遠超出了大唐的疆域,投向了遙遠的異域——只有這樣,才需要一支前所未有強大地軍隊。如果僅僅侷限在國內,當前這些節度使們的軍隊。其實也差不多夠用了。

此外,與其他節度使不同。來自於後世地李儼,深深的知道,戰場急救體系對於挽救戰士的生命有著多麼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李儼的大力推行下,還加上他從後世學來的一些醫學常識——雖然在後世十分平常,但在這個時代,卻已經相當先進有效了——戰場醫療體系已經在李儼的十五萬大軍中建立了起來。這樣一來,面對同樣殘酷地戰場。李儼軍隊傷員的生還率遠遠超過普通節鎮的軍隊。而那些經過戰場的老兵如果重返戰場的話,發揮的作用,之大,也是難以想象的,這也是李儼敢於讓自己的軍隊面對艱難任務地原因之一。

當然,艱難任務都讓李儼的軍隊執行還有一個原因:搶功。

不錯,是搶功。要知道,從後世歷史上。李儼已經知道,晚唐時候顛覆大唐基業的那些節鎮中,大部分都是在黃巢之亂中起家的,準確的說,是透過剿滅黃巢之亂起家的。李儼並不希望這樣地事情再度發生,於是只好透過手段讓這些節度使能夠立的功勞變少變小。具體的措施就是將功勞都交給自己的嫡系,讓其他的節度使軍隊無法立功。而艱難的任務自然功勞就高,當然不能交給那些藩鎮來完成。

總之,在一干節度使的竊喜或者疑惑之中,這一作戰計劃被順利的透過了。

到了最後,大家將商定的總攻時間選擇在次日下午。

時間定在這個時候也是有道理的。

首先李儼地軍隊經過五天地強行軍,需要好好的修整,而軍隊地排程、命令的傳達,也都需要一段時間。

此外,在大戰之前保持一定的空白時間。可以有效的分化地方——人都是很奇怪的。如果敵軍的進攻已經開始,那麼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齊心協力;但如果敵軍已經包圍了自己但卻沒有實際進攻。那麼被包圍一方內部的矛盾往往會激化,甚至惘顧被包圍的現狀而發生內訌。這可比大軍一到就直接進攻的效果好多了。

最後,大軍圍城而不攻擊,雖然沒有攻擊,但是其威懾力已經存在。守城者不可能不小心戒備。長時間保持緊張的神經,會讓守城軍隊的戰鬥力下降。而守城大軍計程車兵卻可以安心的休息,此漲彼消下,雙方的戰鬥力會更加懸殊。

而這段保持不攻擊的空白時間,根據來鵠和眾參謀的分析,到次日下午效果最好,於是計劃中就將攻擊時間定在這一時候。

計劃確定好後,眾節度使也都弄清楚了自己的的任務,於是李儼宣佈散會。在眾人臨走前,李儼刻意用嚴厲的言辭要求眾節度使節制好自己的部下,一定要嚴明軍紀,不得擾民!尤其是攻入長安後,必須各盡其責,不得搶功,也不得疏忽大意。

“否則的話,”李儼說到最後,已經聲色俱厲:“犯事計程車兵,一律軍法從事。其主管將官也依次追究其責任!斷不輕饒!”

至於軍法,李儼已經在剛才發下去了:“劫掠百姓者,殺無赦!姦淫婦女者,殺無赦!無故入民宅者,殺無赦!不聽號令者,殺無赦!”

至於執行軍法的軍隊,李儼專門將自己的禁軍三衛軍中撥出三千人馬作為軍法官。除此之外,還有飛龍軍三千人馬以禁軍的名義執行軍法。加起來就是六千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