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3 / 4)

小說:葬宋 作者:鼕鼕

百物愈貴;始言課程增至三百萬錠,不取於民,今迫脅諸路,勒令如數虛認而已;始言令民快樂所為無非擾民之事。若不早為更張,待其自敗,正猶蠹雖除而木已病矣。”

看著丞相安童的這份折,忽必烈暗暗的嘆了一口氣,心裡想著,現在已經馬上十月該回大都的時候了,對於盧世榮他是抱有很大希望的可是,希望越大望也是越大,本來想到上都來眼不見為淨。誰知道這個盧世榮竟然得罪了那麼多的人。

想到了阿合馬被後臣們“諱言財利事”。使朝廷收入大減。現在大元帝國正在四處征戰。怎麼能缺少了錢財呢?這件事情一度使忽必烈頗為煩心。正值桑哥從吐蕃回來。被任命為總制院使。就向他推薦盧世榮。說此人“能救鈔法。增課額。上可裕國。下不損民”。

當時盧世榮正在開封任順昌王朝宰相一職。不過忽必烈心憂財政。還是馬上命令其將手頭諸事交與博爾術地孫子玉昔帖木兒。立即趕回大都。然後再議續任順暢王朝宰相之人。

然後忽必烈親自招見桑哥所舉薦地這個人。讓其與右丞相和禮霍孫當朝廷辯。盧世榮雖是出生於大名府地漢人。卻是巧言能辯。又精熟蒙古語。在辯論中滔滔不絕。說得和禮霍孫及右丞麥術丁等人理虧辭窮。

忽必烈認為其是一個人才。命他為尚書右丞。並罷去和禮霍孫地右丞相職位。起用安童為右丞相。並以盧世榮所推薦地史樞為左丞。不魯迷失海牙、撒地迷失併為參知政事。前戶部尚書拜降為參儀中書省事。配合盧世榮一起進行調整經濟。整治鈔法。禁止私下貿易。並對金銀重新定價。

安童在西北諸王之亂時。因撒裡蠻、脫脫木兒等諸王內訌被當作俘囚送往海都處。被放還後由於阿合馬地干涉。還未給其安排職司。現在正好可以用來控制盧世榮這個漢人。

起初。諸如減免江南農民地租課。給內外官吏適當加俸。收贖江南失業貧困人民因貧困而賣出地妻兒。免除民間包銀三年。鑄至元銅錢。並在國內推行新地綾券。與紙鈔同步使用等等。忽必烈無一不準。也確實見到了一點地成效。

尤其盧世榮所奏出官錢買馬讓蒙古人蓄養而後政府收利一事更是讚賞有加,不僅言語上支援,還親自下旨安童給盧世榮增派侍從,以表示對其的器重。

但是盧世榮的理財之策,說說可以,到了真

之後,好多事情根本行不通。皇太子真金就明白表“財非天降,安得歲取贏乎!恐生民膏血,竭於此也。豈惟害民,實國之大”。

在這種忽必烈對盧世榮幾乎是百依百從的情況下,半年以來,非但財政沒有一絲起色,而且好像比之前更加難過,忽必烈已經是心裡不悅了,也可能是他的心裡有些著急四處的戰事所需,所以才沒有去想,經濟之賬,怎麼可能在短時見效呢?

忍了很久,不但盧世榮沒有做出成績讓忽必烈看看,而且開始啟用阿合馬的舊屬任免官職,更是引起了百官包括太子真金的抵制。

現在忽必烈在上都接到御史大夫轉呈的奏狀,自然雖然非常惱怒,但是更惱怒的是盧世榮沒有在短時間內幫他籌備足夠的錢糧。而且還不知道收斂一下所作所為,以至於引起了眾怒。面對這種情況,忽必烈一邊讓宮官准備回大都的事宜,一邊派人帶詔旨命右丞相安童召集官員大臣,參詳盧世榮的罪狀。

經過調查,盧世榮主要罪狀如下:第一,不經丞相安童同意,私自支鈔二十萬錠;第二,擅升六部為二品;第三,未與樞密院商議,擅自徵調行省一萬二千人置濟州;第四,擢用阿合馬黨人,害公擾民。

而後,又命人把榮押入天牢審訊。忽必烈本人旋即回到大都主持廷議盧世榮的過錯,而乃蠻帶的信使到了上都卻是撲了一個空,只得又轉個彎,想大都緊追過去,無形中,為乃顏等諸位爭取了一些準備的時間。

等忽必烈知道關於乃顏異志、必反這個訊息的時候,來不及再理會盧世榮只是,馬上詔令改置東京行省於遼陽,藉以鎮懾諸王,控制遼東。

乃顏等諸王又立行省,知道忽必烈已經對自己要下手了。但是由於時間馬上就要進入冬季,雙方都不利於戰事,為了拖延時間,遂上表申訴請罪,要求歸還諸王特權。意圖轉移忽必烈的視線。

而後,也不顧的忽必烈的反應如。遂與合撒兒后王勢都兒、合赤溫後裔勝納哈兒、哈丹秀魯乾等結盟,加速與海都及西北諸王相聯絡,將大軍陳兵潢河(今遼河上游西拉木倫河)流域。威脅自己的伯父乃蠻帶不要多事。

眼見此事不能善了,乃帶只得暫時退至豪州(今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