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1 / 4)

小說:驛唐 作者:風雅頌

基於這些理由,李潛深信柴紹對他所說的那些事肯定有原因。可柴紹究竟要說的是什麼呢?或者他想借這件事傳達什麼呢?

想知道柴紹的的意圖,就必須徹底搞明白這些事是怎麼回事。李潛在腦海裡仔細梳理了一遍柴紹所講的楊文幹謀反案。這一梳理李潛發現了幾個疑點。

第一,李建成本身就已是太子,只要李淵百年之後皇位就是他的,他為何會謀反?歷史上不是沒有太子謀反案件。不過很多都是被冤枉的。即便真謀反,也是因為地位不保或者太子的身體條件差,等不及了才鋌而走險。目前來看,在楊文幹謀反案發生之前,李淵並沒有更換太子的明確跡象。李建成也正值青年身體強壯,他完全等的起,沒必要急不可耐的謀反上位。

第二,若要謀反最重要的是控制陛下和文武百官。楊文幹謀反案發生時,李淵已經去了仁壽宮並不在長安,而且許多高官要員隨行侍奉。李建成在長安謀反有什麼用?自立第二中央?簡直是笑話。李淵還在而且牢牢控制了政局,他只需幾道旨意即可派大軍包圍長安。李建成憑藉長安一座孤城如何能成功?即便楊文幹起兵呼應,他能控制的也只有一州之地,怎能扛得住李淵控制的幾十萬大軍?

第三,李建成去了仁壽宮被李淵拘禁,李淵派人去叫楊文幹,楊文幹得知李建成被抓後為什麼會起兵造反?按說李建成雖被拘禁但李淵沒殺他,說明李淵心有疑惑,楊文幹若真心為李建成著想應該立刻來見李淵。可他沒這樣做,反而接到訊息直接起兵造反,他這不是置李建成於死地嗎?他還是李建成的死黨嗎?若不是死黨為何李建成會勾結他謀反?

第四,事後李淵為何會原諒了李建成,卻將太子中允王珪、太子左衛率韋挺,以及天策府兵曹參軍杜淹全部流放嶲州?王珪、韋挺是李建成的人,李建成謀反案若是屬實,他們肯定得殺頭,為何只判了個流放?還有杜淹,他明明是李世民的心腹為何也被流放?

第五,李淵派李世民去平定楊文干時曾承諾,回來讓他當太子,雖然李世民大軍剛出發沒多久楊文幹就死於內亂,但李淵為何沒依照承諾讓李世民當太子?俗話說的好,君無戲言,縱然李世民沒來得及平叛但李淵為何會出爾反爾?

第九四章 兵出杜陽穀

李潛反覆思索自己梳理出來的疑點。他思索了足有一個時辰腦海中忽然冒出一個念頭,李建成謀反根本就是個誣陷!而且誣陷他的就是李世民!

李潛這樣認為是有根據的。

第一,李建成謀反的時機不對。李建成不是傻瓜,相反他的才能比常人要高的多,即便比起李世民來差點但也有限,常人都不會犯的錯誤他怎麼會犯?他若真想謀反,肯定不會選在李淵不再長安時幹。第二,李建成若真謀反,得知陛下召見他,他就不會自己去仁壽宮了。那樣做豈不是自投羅網?第三,杜淹被流放李世民為何不為他辯解?這說明李世民心虛。

這個念頭就想一跟繩索,將事情的前因後果串起來。李潛仔細思忖了一遍,發現若按照這個假設一切都能夠解釋的通。

想到這些李潛渾身冷汗。可怕,太可怕了。一個孃的親兄弟啊!為了皇位竟然背地裡下刀子,根本不留任何情面。皇帝的寶座果然讓人瘋狂。

李潛感嘆了一會卻又想到,柴紹告訴他這些以及他說的五隴坂之戰,目的是什麼?從楊文幹事件來看,李淵已經對李世民不滿。可五隴坂之戰李世民又掙回了面子,應該是說此戰在李淵心中為李世民挽回了不少負面影響。難道李建成懷恨在心想破壞和談?

李潛想了想認為不可能。李建成沒必要這麼做。他現在雖然保住了太子之位,但從李淵的處理上看,他也沒佔到便宜,王珪、韋挺兩名得力心腹都被流放。他的損失比李世民還大。這說明他也有讓李淵不滿意的地方。在這個節骨眼,他若搞什麼花招,讓李淵察覺到了肯定會舊賬新帳一起算。

不過對於李潛來說,他倒是真希望李淵將李建成廢掉。因為他與李元吉之間還有段過節沒了。若李世民在爭儲中敗了,李建成一旦上位李元吉肯定雞犬升天掌控大權,那他可就麻煩了。當然這種可能性很小,但李潛不敢掉以輕心,萬一蝴蝶效應出現了呢?想到這李潛渾身一震,立刻明白柴紹的用意了。

李潛有前世的記憶,當然知道日後是李世民坐了皇位,但柴紹並不知道啊。而且現在以嫡長子立儲的觀念根深蒂固,柴紹對李世民能否登上皇位恐怕也並沒多少信心。所以他得知李淵最近對李世民不滿的訊息只怕也心中不安。因為李建成上位後,因李元吉與李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