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
武士鑊聽了輕輕點頭。武士鑊又不是瞎子、傻子,武元慶和武元爽與楊氏不合的事他早就看在眼裡。若將這兩兄弟和楊氏母女一塊留在長安那楊氏母女還有好日子過?所以武士鑊早已計劃好要帶著楊氏母女到利州赴任。
看到武士鑊點頭,李潛道:“恕李某冒昧,此去利州路途遙遠且李孝常的餘黨未平,國公的三個千金年紀尚幼,去利州是否多有不便?”
武士鑊愣了片刻輕輕嘆息一聲。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武士鑊當然知道這一點。所以為了能儘快抱上孫子,他只能讓楊氏帶著孩子跟他到利州。
李潛看到武士鑊的神態便知道他此刻心裡的糾結。等了片刻李潛試探著道:“國公,您的愛女阿約與犬子年紀相若,難得兩人又能玩到一起,昨日阿約從李某家中回來,犬子又哭又鬧一刻也不想與阿約分開。若是國公不嫌棄李某出身微寒,李某想高攀國公,不知國公意下如何?”
武士鑊聽了頓時愣住。指腹為婚、娃娃親這都是很常見的事,只是他沒想到李潛竟然這麼直接了當的提出這事來。不過,轉念武士鑊便明白了李潛此舉的意思。過了上元節他就要帶著家人到利州,這一去還不知多少年能回來。李潛現在不提出來日後就不知什麼時候才能見面了。武士鑊暗忖,李潛雖然現在官職不高,但卻是陛下身邊的紅人前程遠大。而自己的兩個兒子武元慶、武元爽都不成器,加上他們夫妻現在對楊氏的態度就惡劣,自己百年之後楊氏母女可怎麼生活?若與李潛結成親家,一來自己不在長安時李潛能關照下武元慶、武元爽,二來自己百年之後李潛也能照顧楊氏母女。
想到這武士鑊道:“此事武某還需與賤內商量商量。”
李潛聽了武士鑊的回答便知道此事有眉目。不然武士鑊肯定會找出其他理由婉言謝絕。於是李潛便岔開話題,與武家父子談些閒話。過了一會武士鑊藉口出恭離開,李潛猜測他應該是去找楊氏商議。
武士鑊出來果然是去找楊氏。兩人見面後武士鑊將李潛所說的告訴楊氏,楊氏聽了道:“適才李夫人也說過此事。老爺您說怎麼辦?”
武士鑊思忖片刻道:“此事倒也不差。只是李郎中此時提出此事很有可能想將阿約留下。夫人,你可捨得?”
楊氏頓時心酸。阿約只有三歲若是現在分開她心中肯定是不捨得。此前武元慶、武元爽兩人的妻子就給阿約和阿葉吃了不少苦,楊氏原想這次帶著她們一起去利州讓她們能開開心心的長大。可若帶在身邊,三個孩子年齡還小都需要照顧,自己如何能照顧得過來?楊氏又想到,阿約和小麥粒非常合得來,而且麥紫瀾也非常喜歡阿約,若將阿約留下,李潛夫婦肯定會好好照顧阿約。
權衡了許久,楊氏才道:“老爺,這事您拿主意吧。妾身聽您的。”
武士鑊想了想點點頭道:“那就這麼定了。”
武士鑊回到廳中對李潛道:“適才武某與賤內商量了一下,認為阿約能入郎中法眼乃是她天大的福分。阿約年紀小不懂事日後還需郎中和李夫人多多管束。”
李潛沒想到武士鑊如此爽快,不過這也省去了他不少麻煩,於是李潛連忙道:“哪裡,哪裡。是李某高攀了。請國公放心,李某家人會將令愛當成親生女兒來看待。”
定下此事,武士鑊便讓侍女將楊氏等人請來。等她們來到武士鑊將此事告知眾人,然後商議擇吉日納吉納彩。
第一四八章赴任
第一四八章赴任
對李潛來說與武士鑊結為親家的好處並不明顯。因為武士鑊雖貴為國公,但他是太上皇的親信且年事已高,李世民現在重視他拜他為利州都督完全是想透過他來安撫那些武德舊臣,讓那些人看到他李世民並不打算對武德舊臣趕盡殺絕。所以武士鑊日後肯定會淡出李世民的視線。加上武士鑊的兩個兒子武元慶、武元爽皆不成器,武家的沒落是板上釘釘的事。
反觀李潛,雖然現在的官職爵位都不高但他還年輕且得到了李世民的重視,前途可謂一片光明。只要他緊跟李世民封公拜相併非不可能。所以在很多人看來他與武士鑊結親算不上明智之舉。不過李潛對此並不在意,因為他知道要想改變日後武則天篡唐的局面,就必須徹底斷絕阿約進宮的可能。讓小麥粒與阿約定下親事便是最好的辦法。
接下來李潛在忙忙碌碌中過了年,日子很快便到正月初十。那些預備驛丞、班頭和探子準時來到大營集合。李潛從各地驛站抽調來十多個忠誠可靠的班頭為預備驛丞、班頭進行崗前培訓,培訓主要是讓這些人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