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逃。只要士氣還在,大軍就還有一戰之力!
李潛和牛弼紛紛開弓射箭,在柴紹的馬車前製造出一片吐谷渾人威脅不倒的安全地帶。兩人清掃光了射程內山坡上的吐谷渾人,沒敢大意,挽弓搭箭小心戒備。只要發現有露頭的吐谷渾人,立刻一箭射過去。
柴紹舉步向他們走過來,親兵立刻跟過來,卻被柴紹制止。柴紹道:“你們圍著本官幹什麼?難道這附近有人能危險到本官不成?本官只看到能威脅到本官的敵人都被李潛和牛弼射殺了。不要將本官圍這麼緊。柴勇,立刻派人察探一下,看這附近有沒有道路通往山坡上。”
柴勇立刻領命,派出兩隊親兵分別察探兩側。
李潛和牛弼聽到柴紹如此說,心中大為激動。這種誇獎可比任何錢財賞賜都難得。說明在柴紹心中兩人的地位已牢不可破。
柴紹舉步來到李潛身後,道:“李潛,你的猜想是對的。”
李潛不僅納悶,自己的猜想?什麼猜想?
----------讓推薦、收藏、打賞來得更猛烈些吧!------
第三一章 妙施美人計
李潛想要回頭問問,但剛一動卻又停住,他眼睛依舊緊緊頂著山坡頂上,嘴裡道:“國公恕罪,在下不敢擅離職守,失禮之處請國公海涵。”
柴紹一笑,道:“無妨。你只需說話就可,不用回頭。昨日柴勇將你的那番話向柴某轉述了。柴某聽了很是驚訝。沒想到你小小年紀竟然能想到這些,著實不容易。”
李潛聽了更迦納悶,暗忖,既然你知道了為何還要執意前來。看看,現在中埋伏了吧。只是這話他是萬萬不能說出來的。所以,他只能道:“謝國公謬讚。”
柴紹忽然嘆息一聲,道:“這些其實柴某也都想到了。而且柴某知道,伏允也一定想到了。不過,柴某之所以執意進軍有不得已的理由。而伏允也肯定知道柴某的難處,所以才會在此設伏。”
李潛更是納悶,暗忖,不得已的理由?是什麼比數千人命更重要?
很快,柴紹就為他了解惑。柴紹低聲道:“大唐初立,戰亂未平。就在不久前,江南輔公佑作亂,趙郡王率八總管前往平亂。北地,突厥高開道、苑君璋屢屢寇邊,西北吐谷渾也不安分,這些年來,朝廷每年都要四處出兵作戰。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大軍出動肯定要耗費糧草。這些年來因四處出兵已讓朝廷庫存的糧草捉襟見肘。就拿眼下來說,我軍的糧草所剩不多,若不能儘快打退吐谷渾,我軍只能撤回。一旦我軍無功而返,吐谷渾將探出虛實,變本加厲進犯我大唐。所以,柴某等不起。而伏允也知道柴某等不起。”
李潛恍然大悟。原來柴紹執意要打吐谷渾是因為糧草不夠支撐與吐谷渾進行消耗戰,所以才故意引誘吐谷渾人來,希望能竟全功於一役。可是,若柴紹真的有這想法,為何不提前做準備,反而被吐谷渾人打了個措手不及?
隨即,李潛聽到柴紹道:“只是柴某沒想到伏允竟然來的這麼快。”
這下李潛明白了。柴紹不是沒準備,而是他沒估計對戰場地點和開戰的時間。結果在一個錯誤的時間和一個錯誤的地方被正確的對手伏擊。
一名吐谷渾人剛剛在山坡上的樹後露出頭,李潛手疾眼快,射出一箭直接將那廝一箭貫腦。
“好箭術。”柴紹誇讚道。
李潛謙虛道:“謝國公謬讚。其實牛弼的箭術比在下要好的多。”牛弼聽了咧嘴一笑。
柴紹笑道:“你們兩個都很好。柴某此行最大的收穫就是得到你們兩個。”
李潛和牛弼聽了感動不已,要不是兩人還肩負著保護柴紹安全的重任,兩人肯定得向柴紹行大禮,感謝柴紹的知遇之恩。所以兩人只能道:“我等多謝國公知遇之恩,願誓死追隨國公,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柴紹笑笑,道:“赴湯蹈火倒用不著。柴某希望你們加把勁,騰出一塊地方來,柴某有大用。也不必太多,你們只須向前推進十步,清理乾淨吐谷渾賊子,然後小心戒備即可。”
“諾!”
早有一隊手持盾牌的親兵在前面開道,李潛和牛弼按照柴紹的命令向前推進十步。兩人一邊走,一邊用弓箭向山坡頂上的吐谷渾人點名。很快,兩人便騰出了一大片安全地帶。剩下的親兵跟在他們身後,亦取出弓箭小心戒備。
柴紹見兩人騰出了空地,命令道:“馬三寶,將馬車的青兒和翠兒叫來。”
聽到柴紹這個命令,馬三寶不由得一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