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內的兵卒不過五千,根本無從抵禦。他們的城市構造簡單,根本算不上什麼城池。一戰而潰。大和國推古女王,大和國權臣蘇我蝦夷,聖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王以及田村皇子等權貴都被唐軍生擒,幾乎將大和京畿貴族劫掠一空。
六月十九日,困守在新羅舊國都金城的蘇我倉麻呂、巨勢胡人得知京畿劇變,急忙放棄金城意圖撤回本土救援。當天夜裡,撤軍受到羅士信阻截襲擊,全軍覆沒。得知羅士信大捷,新羅舊地縣亭群起響應。紛紛殺死大和委任的官吏,投降羅士信。新羅故地,讓羅士信全境收復。
六月二十五日,羅士信揮師百濟。百濟王得知羅士信襲來。再次派遣他麾下唯一可用之將階伯抵禦唐軍的進攻。羅士信兵分三路,分別讓蘇定方、李道宗與之兵分三路夾擊階伯。階伯能力平庸,在實力勝過金庾信的時候都對付不了金庾信。更何況分別對付羅士信、蘇定方、李道宗三人。
面對他們的圍攻,階伯手中那些讓金庾信打的落花流水的兵卒更加難以抵擋大唐的百勝雄師。一日都未支撐下來。階伯還算硬氣,親自激勵將士。義無反顧的率軍上陣與百濟境內黃山與唐軍對決,全軍覆沒,無一投降,
六月二十六日,百濟軍得知羅士信直撲國都大為動搖。
百濟王扶余璋軍事水平極其一般,他了解羅士信的能力,對之異常畏懼,在國都泗沘城不敢前行,得知了唐軍的動向,一邊擔心給困死孤城,一邊又怕阻擊失敗。於是手足無措,大為倉惶。結果在一日之內,他一會兒命後退至泗沘城固守,一會兒又命令前去阻擊唐軍,一會兒又下令說要撤出泗沘城逃往海上等……接連下達了十數道彼此相悖的命令。
百濟部隊本來士氣就不高,接到這樣的命令更是無所適從,使得軍中謠言四起,人心惶惶,自己先亂了陣腳。
六月二十八日,莫虎兒一舉登城,成功拿下了百濟國都泗沘,小將薛仁貴在追擊中生擒百濟王扶余璋。
在羅士信拿下百濟的時候,平壤城下的唐軍也有所行動,給平壤城製造心理壓力。
七月三日,羅士信壓著百濟武王、大和國推古女王出現在了平壤城下,以實際告訴城中將士他們已經沒有了一切,援兵希望……現在投降還能保住生命,待城破之日,一切都晚了。
面對面前的昏暗,淵蓋蘇文的父親淵太祚站了出來……
論及才智幹略,淵太祚比不上淵蓋蘇文,然而持重沉穩卻非淵蓋蘇文能夠比擬的,他早已預料到結果……淵蓋蘇文這麼鬧不是將高句麗推向巔峰就是跌落谷底,為了淵氏的未來,他放手一賭。
結果自然輸了,為了儲存淵氏,淵太祚逼死了淵蓋蘇文,選擇投降……
這一切的一切都在這短短的十八日……(未完待續。。)
第六十九章 大唐幸甚有卿(全書完)
羅士信安排諸路大總管班師回朝,叫來劉仁軌,讓他去通知新羅國王金白淨準備啟程:在他離去時,又叫住了他道:“定方與郡王殿下在軍略上無可挑剔,然政治上的許多東西他們一個接觸的少,另一個身為皇親,瞭解的不透徹。對於新羅盟友上的事情,在我離開之後,還需要你來權衡之間的關係。”
劉仁軌作揖道:“仁軌得大總管器重,委以重任,勢必不敢有任何懈怠。新羅之事,仁軌會處處謹慎對待。不管什麼時候都不會墮我大唐威勢,更不會落人口舌。”
羅士信放心的點了點頭,讓劉仁軌去了。
算計新羅,羅士信心底還是存著一點點的內疚的,畢竟雙方的關係是友軍。新羅在全域性戰役中又取得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若非他們抵擋住了大和與百濟的聯軍,唐軍入侵高句麗未必就如此順利。為了抵擋大和與百濟的聯軍,新羅確實也付出了很多,這一點毋庸置疑。
但是海東半島的歸屬牽扯到全域性的關鍵,以新羅目前與唐朝的關係,若讓新羅得到大部分的海東半島,將會成為第二個高句麗,甚至比高句麗更加難纏。因為大唐目前與新羅相處的太好了,大唐沒有理由與新羅為敵,而新羅則可以盡情的吸收著大唐的文化知識,逐漸壯大,成為屹立海東半島的巨人。
世間沒有永遠的盟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哪怕新羅與大唐在如何的水乳交融,終有背道而馳的一天。
海東半島位於中國的東北。位於向西方發展的唐朝的大後方。新羅一但與大唐背道而馳,就會威脅大唐的大後方。歷史上楊堅、楊廣徵伐高句麗並非是沒有理由的。想要向西方發展,必需要有一個穩定的大後方。是故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