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我想問一下。你今天燒長安,明天燒襄鄧,後天燒江南,大後天還不躲到海上去了。你不乾脆說遷都海上得了。突厥都是騎兵,馬又不會飛。遷都海上,飄來飄去,居無定所,最為安全,可為國都。”(未完待續。。)
第二百三十二章 語驚四座 心服口服
羅士信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沒有房玄齡那種超乎常人的學識,能夠以知識服人,以學識服人。所以懂得揚長避短,以另外一種語氣方式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嘲諷拉仇恨是他最擅長慣用的手段。
康澤的神論實在太出人意料了,羅士信實在想不明白一個人腦子裡裝了什麼東西才能提出如此言論,所以嘲諷的力度尤其嚴重。用逆向思維,直接教唆他將大唐的國都遷移到海上去。
“你……”康澤怒視羅士信,叫喝道:“你這是胡攪蠻纏,強詞奪理。”
“這不是你的意思嘛?”羅士信白了一眼,繼續嘲諷道:“因為關中太富了,引起了突厥的覬覦,所以把關中毀了長安燒了,躲到襄鄧去。難道襄鄧富了,就不會令突厥覬覦窺視呢?覬覦之後,故技重施,逃到江南,接著逃無可逃逃到海上!理所當然麼。”說著輕輕一笑,打趣道:“見過慫的,還沒見過怎麼慫的。我很好奇,如果有一個人窺視你夫人的美貌,你是不是先將你夫人的臉給颳了,然後舉家逃得遠遠地?”
康澤血氣上湧,氣得說不出話來。
似乎已經習慣了羅士信的話糙理不糙,滿朝文武對於他的這種說辭並沒有表示出多少反感的情緒,諸多人還流露著點點贊同。不論是秦王黨還是太子黨、帝黨都是如此。
儘管羅士信還沒有表露自己站在哪一邊,而康澤則明顯是站在遷都一方。但是他的神論實在是太神了一些,焚長安遷都,千百年來也只有董卓幹過這樣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只有腦子有坑的人才會贊同他的看法意見。
儘管政見一致,康澤一樣得不到他人的認可。
“那大將軍有什麼高見?”李元吉咬牙切齒的一字一句的說道,眼中幾乎要噴出烈焰。
羅士信有些愕然的看著李元吉,不知自己琢磨又得罪他了?看了看康澤,又看了看李元吉,忍不住忖道:“難道這個腦袋裡塞草的逗比是李元吉的人?”
還真讓他才對了!
康澤官居左諫議大夫,是三省六部中三省之一門下省的要員。正四品的官員,而門下省的長官便是侍中李元吉。
相比巨無霸似地太子黨、秦王黨、帝黨,李元吉的齊王黨的實力實在是小得可憐。只有侍中治下的幾人而已。他們大多是李元吉提拔起來的,人以類聚,物以群分。李元吉看上的人物又有多少好東西?
康澤本人不學無術,擅於溜鬚拍馬。草包一個。焚長安而遷都襄鄧這個提議。也不是康澤自己想的。最先提出來的是李元吉,他研究遷都的便利,研究出來的這個自詡高明的結論。腦子有坑的不是別人,正是李元吉本人。康澤接受了李元吉的理念,在朝會上代表李元吉發表出來。
結果立刻受到了羅士信的嘲諷,那一字一句的鄙夷,好像一個個響亮的耳光打在他的臉上,抽的他體無完膚。
李元吉只覺得臉上通紅一片。處於暴怒邊緣,親自找茬來了。
“高見算不上。看法倒是有一點!”羅士信也不理會康澤了,應了李元吉的話,微笑著說道。
李淵對於“自家人”很寬容的,羅士信現在在他眼裡也算是自家人,對於他帶著些許過激的辯論方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羅士信不是什麼大文豪,不像房玄齡、杜如晦、魏徵這類人,出口成章,有些粗俗是可以理解的,頷首道:“大將軍但說無妨,這遷都關乎天下。不論是誰,不管文武都有資格發表看法。”
李淵這話音方落,卻牽動起了兩人的心。
李建成、李世民心中各自一緊,帶著警惕的心情瞧著羅士信。比起他們各自的對手,羅士信的不可預料,更讓他們值得警惕。那種不按常理出牌,劍走偏鋒的處事方法,往往能夠出人預料,一語中的的點名事情的真諦,非常的值得注意。
尤其是於平陽婚事定下來之後,羅士信被李淵視為了自己人,他的話更有著不同凡響的效果,能夠左右一些事情。
他的佔位,在兩人看來已經相當重要了。
羅士信出班作揖道:“遷都一事,關係國家根本,當需慎重又慎重,所以末將覺得應該從最長遠的利益考慮問題。”
“哈!”李元吉嘲諷的低聲嘀咕:“還不是拾人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