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部分(1 / 4)

小說:大唐虎賁 作者:西門線上

杜淹茫然的眨了眨眼睛,回道:“前段時間我確實去過錦繡鳳熾,與我侄兒如晦還有他的好友玄齡一起。倒是沒有見過尚書大人……尚書大人說的也有道理,我們三法司同掌大唐司法,相互之間難免會有摩擦矛盾。但有一個是共同的,我們都為大唐效力,都是為大唐著想。這點相通,就算有再大的仇怨也能放下。這樣吧,這廬江王的謀反案一了,我在‘錦繡鳳熾’做東,宴請兩位大人,還望兩位賞臉。”

崔善為冷哼一聲:“崔某公務繁忙,可沒有時間吃喝玩樂。”嚴厲到刻板,即是一種優點也是致命的缺點。

杜淹報以苦笑。

羅士信心下慎重,這杜淹面對自己的話中有話,竟然一點異樣的反應也沒有。(未完待續。。)

第十八章 將羅士信給我叫來

這是廬江王李瑗的餘黨已經抵達大理寺。

羅士信也暫且放下對杜淹的試探,開始展開對犯人的審問。

在審問前幾人的時候,羅士信的疑惑再次衍生:作為李瑗的親信餘黨,他們一個個都表示在事發之前才得知李瑗有謀反之意。當時李瑗帶著挾持之意,若是不從,性命難保,他們是被迫上了賊船,並非是存心造反的。他們認罪之餘,都表示自己只是受到牽累,並沒有涉案其中。

連續審問了幾人皆是同一答案,羅士信選擇了暫時休庭,徵求杜淹、崔善為的意見。

杜淹冷冷的道:“他們說的大同小異,說詞幾乎一樣。一定是為了自保,事先做了商議。叛臣的話,不可聽,不可信。”

崔善為亦跟著道:“造反豈同兒戲,若無充足準備。李瑗憑甚舉事?他們都為李瑗心腹,怎麼可能不參與其中,對於李瑗造反一無所知?”

“這就是問題所在!”羅士信站起來,左右走了兩步道:“他們的說詞一樣,固然是有事先串謀的嫌疑。卻也不是沒有事實如此他們實話實說的可能,還有不知兩位大人注意到了沒有,這些人大多都是薊縣的官員……”

杜淹道:“幽州州治就是薊縣,他的心腹是薊縣官員有什麼奇怪的?”

羅士信搖頭道:“作為幽州大都督,李瑗所管轄之地包含整個幽州。軍政大權,可謂在一人手。這圖謀起事。他卻只是召見了薊縣官吏,周邊官員並未有一人。這實在不像是精心策劃多年的樣子,倒是很像臨時起意。匆匆忙忙的決定造反。來不及佈局,來不及準備,只能在短時間內將薊縣官吏捆綁在他的賊船上,這其中會不會有問題?”

杜淹淡笑道:“尚書大人會不會多慮了,李瑗起事意圖叛亂,早已是鐵證如山。通事舍人崔大人為此還險些喪命,大人這話在我們這裡說說也就罷了。傳出去可不好,指不定還會被視為李瑗的同盟呢?”

崔善為聽得卻是心中一動,道:“不論是早有預謀。還是臨時起意,但凡叛國造反,罪在不赦。這細節如何,又有何異?”

羅士信意外的看了崔善為一眼。笑道:“好一個又有何異。崔大人的‘剛直嚴厲’,今日我還真見識到了。”

“你!”崔善為臉色漲的赤紅,卻也說不出話來。羅士信的懷疑有理有據,確實是案件的疑點。但是這是皇親擁兵謀反案,古往今來面對這種謀反案都會展開血腥清洗,以震懾世人。莫說是參與謀反案的官員就算是與李瑗往來密切的官員也會跟著受到貶罰,甚至有性命之虞。

李瑗謀反案是大唐立國以來第一起由皇親國戚發動的謀反案件,事情傳到長安。引發了龍顏大怒。幾乎不問政事的李淵親自下命撤除李瑗王位,著令李世民慎重對待。絕不容情。

上面態度如此強硬,更兼李瑗已死,為了一個死人,不值得搭上自己的前程。

崔善為表面上克己方正,近乎刻板,但心底深處卻有著避險的心態,不同意羅士信著追究細節的做法。

“好了好了!”杜淹做起了和事老,忙道:“意見不同而已,常有的是,都是為大唐效力,沒有必要為這個爭吵。”

羅士信青著臉,早已認定杜淹不與他站同一陣線,原以為嚴厲廉明的崔善為能夠與他同一戰線,想不到他卻也是一個見風使舵的無膽鼠輩。

“接下來,可以不用審了。”羅士信惱怒的想著。

果然如他預料的一樣,剩餘的幾人皆如前者一樣,都是表示自己在李瑗被誅服前不久才得到的訊息,事先並不知道李瑗存有謀反的心思,都是在事發之前,李瑗強行拉他們上車的。然後王君廓帶著幽州薊縣所有的將軍殺進了王府,將李瑗擒殺,而他們也悲催的成為了餘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