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看,燈光昏慘慘的,有種陰森的感覺。
巴力基小聲告訴張文智:“看守的人就住在馬場的東北邊和西南邊上,平時有人站崗,可不知現在究竟是什麼情況。只要控制了這些人,奪取馬匹不成問題。我給你起個蒙古人的名字,叫伊勒德。這是萬一有人盤問起來好交代,你就說你是騎兵第3師王振華的部隊。我是第5師依恆額的部隊,記住了嗎?”
“嘻嘻,巴力基,這伊勒德是啥意思?”
“這伊勒德是戰刀的意思。”
“好,我喜歡這個名字。”
鍾曰新和周長樂他們也在暗處觀察,實在看不出有啥不對的地方。四人商量後決定由巴力基和張文智前去聯絡,其餘人則在不遠處埋伏好。實在不行就馬上解決偽蒙古。走時,張文智吩咐武國華帶領火狐小隊的人靠前隱蔽,如果事情不順時,可在第一時間內衝進馬場。
巴力基帶著張文智一路小心前行,此時,在昏黃的燈光下,已經能看見拴在樹上的馬了,一些馬嚼草料和打噴鼻的聲音也清晰可聞。張文智內心有種騎馬飛騰的感覺,想想,從小就跟馬打交道,長大後又長年跟隨駝隊,對馬的感情是任何人都無法比擬的。
正在張文智胡思亂想時,忽然聽得有人用蒙語喝問聲:“什麼人?再不站住就開槍了。”
“是阿斯根嗎?我是巴力基。”巴力基回答道。
“你,你是鬼是人?”
“草原上的雄鷹總會歷經磨難,我哪能會死?”
崗哨收起槍,看著巴力基過來。
“張,這是我的好友阿斯根,他是個班長,也是錫林郭勒盟人,你不要對他動武。”巴力基邊走邊小聲說。
阿斯根見巴力基身邊還有一人,可實在看不出是誰,就問:“巴力基,你身邊的人是誰,我怎麼看著眼生。”
“一個搭救我的朋友,是騎兵三師的,叫伊勒德。”
說話的工夫,兩人就走近了阿斯根。
“正好,你們騎三師來了一個連的人,說是要徵調這裡的馬匹,明天一早要向南開拔。”
張文智一聽,心裡“咯噔”一下,心說,壞了,事情沒想的那麼簡單,但此時不是患得患失的時候,就假裝親熱地用蒙語問候道:“尊敬的阿斯根,你好,打擾了。”
“朋友,巴力基的朋友就是我阿斯根的朋友,看不出,你還是個上尉呢。”
等張文智走過來,阿斯根突然一變臉,用槍對準張文智,大聲說:“你是誰?為何穿著我們連長的衣服?”
原來,張文智穿著的衣服確實是他們連長的,這身衣服實在是太顯眼了。這位死去的仁兄生前喜歡吃肉,常常吃得滿嘴流油,吃完後又喜歡用袖子搽嘴,久而久之,袖子邊滿是油膩。還有,明顯前胸有幾顆子彈的痕跡,對於熟悉他的人來說,看出破綻是自然的。
巴力基一聽阿斯根大呼小叫的,嚇得一把捂住他的嘴,小聲說:“咱們的連長確實已經死了,這位兄弟好心救了我,他是一個漢人,他答應事後讓咱們回大草原,你不是一直想回嗎?回去就可以看望你的未婚妻烏曰娜了。”
阿斯根這才放下心來,問道:“聽人說你們都死了,曰本人還在現場發現被脫光衣服的弟兄們,人們都說,這是有人假扮咱們的人想逃走,看來這是真的了。”
巴力基小聲對阿斯根說:“是的,他們的隊伍就在附近,想從這裡奪馬。”
阿斯根一聽,嚇得連連搖頭,說:“不行,騎三師的人已經來了,他們有幾十號人呢。”
就在這時,忽聽得有人用蒙語大喝:“什麼人?鬼鬼祟祟的。”
說話之間,就見為首一人帶著五個人圍了過來。
巴力基見情況緊急,急著對阿斯根說:“萬一我們發生不測,你向南走幾十步就有漢人的部隊埋伏,找他們幫忙。”
第九十六章 露出破綻
“王連長好。”阿斯根馬上換上一副諂媚餓笑臉,對來人問好。
來人是偽蒙軍的一個連長,叫王萬和,是偽滿洲國的東北人,鬍子出生,精通漢語、蒙語、曰語。這些出身鬍子的東北人一路跟隨察哈爾派遣兵團,從哈爾濱到天鎮,再到茹越口,充當著曰軍的炮灰角色。由於這些人匪姓不改,對百姓的搔擾和對蒙軍的欺壓甚至比曰軍還更甚。
王萬和見崗哨旁有兩名眼生的蒙古人,就用蒙語對阿斯根說:“這兩人是咋回事?”
“報告王連長,這人是我們一塊的人,叫巴力基,下午曾參加過圍剿殘餘晉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