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一句話來形容這一次的設計就是,在未來的50年時間裡,羽田機場航站樓的使用只是可能出現外牆拖落,內部粉刷材料拖落等直觀的損傷,而不會出現因為跟不上時代的要求而出現的拆除,重新返修等工程量極大的操作。”
聽他說到這裡,甚至連池田勇人也坐直的身體,精神完全的被吸引了過來。(!)
第45節 成功的奧義
日本人國民性中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對於細節的把握。於此形成巨大反差的,就是他們對大局觀的錯漏觀點。
舉一個最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著名的珍珠港。日本在制定計劃的時候,把所有可能的問題都考慮了進去,甚至在聯合艦隊出發的時候,選擇了整體的無線電靜默方式——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舉動,船行海上,完全kao無線電聯絡,日本人卻只是kao燈語和旗語聯絡,終於成功的瞞過了美國人,對珍珠港實行了一次可以寫進軍事史冊的完美襲擊——這可以說是對於細節把握的完全體現。
而事態後面的發展則完全證明了本文開始的第二個觀點,他們沒有任何的大局觀!不考慮美國的反應,不考慮兩國之間存在的巨大的工業能力的差別,也不考慮自己國家的承受能力,襲擊美國,給日本人帶來了滅頂之災!也使他們成為了地球上唯一一個品嚐到核彈滋味的國家!
艾飛身為中國人,穿越到這個時代的日本,兩個人合二為一之後的性格中,既有日本人的細節精緻的特點,也有來自未來時代中國人的那種意識形態和麵對一個越來越拉近彼此距離的世界村的觀點,可以說。穿越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