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他出來,後者立刻堆起了滿臉的微笑,深深地鞠了個躬:“上一次承蒙您把自己的作品送給小女,真是太感謝了!”
高橋熊本是上野區郵公所的投遞員,家中有一個8歲的女兒,最喜歡看漫畫,只是因為家庭條件的限制,只能從學校看到一些被別人不要了的過期漫畫,而且,經常還是沒有封面或者沒有封底的,有一次高橋太太在和艾幸子聊天的時候說起了這件事,被艾飛知道之後,他特別去了一次學童社,從那裡找來一大堆的連續性舊雜誌,當然,也包括他自己的作品,分發給住在周圍的孩子們。這樣一個舉手之勞,卻也為他在上野區的鄰居中換取了良好的人際關係。今天的這個高橋先生就是這樣,每一次只要有艾飛的信件,即使是繞點路,他也會第一時間給他送達。
艾飛一笑:“不用這麼客氣,只要裡子小姐喜歡就好。”
“喜歡,喜歡得不得了!”高橋滿臉堆笑:“裡子和我說,將來也要做一個像艾君大哥哥那樣的人,畫好多好多的漫畫!”
“那可是太好了!”艾飛瞟了他一眼:“那麼……”
“啊,嗨伊!”高橋再一次鞠躬,從兜裡拿出信遞了過來。
艾飛接過信封,隨手拆開看了看,臉上立刻浮現出驕傲的微笑:“果然是這樣!”
“誒?”
“啊,對不起,謝謝您,高橋先生。”
“那麼,再見!”
“再見。”
手中拿著拆開的信封走進房間,艾幸子笑眯眯的迎了上來,手中還拿著壽司:“小艾君……是什麼事?”
艾飛把手中的信遞了過去:“給您看看?”
艾幸子接過來一看,眼睛都瞪圓了:“尊敬的艾飛殿,很榮幸的通知您,您參加的百萬人小說參選作品《點與線》受到全體評委的一致好評,經共同投票評選為本次大賞偵破小說類一等獎!望您攜帶小說底稿及本人戶口簿,於昭和25年2月12日到東京都千代田區一本町十一目,《朝日新聞》總部大樓參加受賞大典,《朝日新聞》全體同仁在衷心恭賀您取得的成績的同時,誠意等待您的到來!隨信寄上請柬,請隨身攜帶。”
艾幸子看了一遍信件,再看了看微笑著的兒子,如是者來回幾次:“小艾……君?”:
“媽媽,還記得我和您說過的嗎?我能做到的還有很多呢!現在您相信了吧?”
“相信,媽媽相信了。”艾幸子頻頻點頭:“但是,小艾君,這一次的什麼大賞……”
“是我構思的一部小說,可能得到這些人的喜歡了吧。哦,再有幾天就是大賞頒獎的時刻了,媽媽,我的衣服,您給我準備一下!”
“嗨伊!”艾幸子愉快的答應了一聲。
元旦第三更如約送上。從明天開始,繼續恢復一天兩更。還是不要忘記投票啊!
第17節 大賞(1)
和學童社比較起來,朝日新聞社簡直就像是傳媒巨人了。高達8層的辦公大樓,是在戰後最新建立起來的,雖然戰時和戰後是日本歷史上少有的資源匱乏和民眾收入下降,通脹嚴重等客觀因素造成了報紙銷售量的下降,但是朝日新聞作為日本數一數二的大型報社,其日銷量還是達到了30餘萬份!僅次於《讀賣新聞》而成為日本的第二大報社。這一點,從其高大,宏偉而寬敞的辦公大樓就可以看得出來。
走進鋪著青石的大廳,喝!面積好大啊!艾飛心中嘀咕,這簡直和後世見到的某些高檔酒店的迎客大廳一爭長短了——別忘記,現在可是1950年呢!大廳的面積足有1000多平方米,站在中間向周圍望過去,幾條通道伸向不同的方向,正對面的接待處站著幾個年輕的接待員,在他們的身後掛著鐘錶,不同的鐘表顯示的是不同國家的時區,有紐約的,華盛頓的,倫敦的,還有一個是莫斯科的時間。
艾飛左右找了找,居然沒有電梯門:他們這時候還沒有使用電梯嗎?應該不會吧?他正在疑惑間,身後突然給人碰了一下:“啊,對不起!”兩個人同時開口道歉。
轉過身去,面前站著一個年級在45。6歲的男人,身邊跟著一個女人。那個男人相貌看起來不大像純粹的日本人,高高的鼻樑,深陷的眼框,而且,眼睛也不是亞洲人的那種純黑色,倒是有點泛黃,不過聽他說話卻是標準的東京口音,身穿著一件藍色的西裝,也不知道是不是放得太久了,離近了可以聞見一股黴味兒。他身邊的那個女人一身碎花的和服,低頭襝衽,恭恭敬敬的肅立在男人的身邊,可能是他的夫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