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3 / 4)

小說:小蜜娘 作者:月寒

第一個年頭就分家,外頭不是沒得閒言碎語,但這分家是在老夫人在時就商議好的,也分得乾脆清淨,孝期裡頭各房也都安分,低低調調的,倒是令人稱道,畢竟家大業大,哪個大戶人家分家的時候沒點么蛾子,懷遠侯府這般已是很好了。

江垣分出去才是最大的爭議,只消熟悉一些的,都知道懷遠侯夫人和小兒子關係不好,有人說張氏太偏心了,就算再不喜小兒如何能在這個時候給他分出去。亦有人說江垣不孝順。

兩家都不說什麼,低調只顧守孝。

蜜娘搬入新宅,因在孝期,也不必辦喬遷酒,只有親近的親友來過,對這屋都讚不絕口。江垣造的時候,每間屋子都用了琉璃天窗,亮堂得很,如今人少,不少院落都空著。

因著分家的事兒,林氏還是同她生分了,亦或者說林氏以往同她交好,是想著以後都是同房妯娌,沒想到江垣這麼快就分出去了,江垣分出去還讓侯府擔上了不好的名聲,她同蜜孃的交情就淡下來了。

陳令茹道:“你那嫂嫂,在閨中時就是頂聰明的人,心裡頭事事有個算盤。”

那聰明可並非好話。

蜜娘不置可否,總歸如今分出來了,也不天天見著面,情面上的關係顧顧好就行了。

蜜娘如今需要管家,家雖小,可也要打理,從侯府帶出了幾個,又是買了幾個。且是看著家裡的進賬也是忍不住驚歎,竟是沒想到江垣也是個會理財的,他手下有老侯爺給他的海運份額,每年進賬就不少,再加上老侯爺和老夫人其他的鋪子莊子,已經是不小的基業。

沒想到江垣自己還有個馬場,年年生產的駿馬也是一部分客觀的收入,她粗略估算了一些,就算她生四五個兒子怕也是夠分的了。

範先生和閔姑姑都搬了過來,範先生那院子和蘇州府的很像,江垣考慮周到,還給他做了個花房,京城冷,先生如今愛種些花花草草,沒個暖房養不活。

先生果真高興,當即買了幾盆花來放進去。

蜜娘腹中已有七個月,肚子鼓了起來,她沒得婆母在身邊,江氏如今離她近了,就常常來看她,陳令茹抱著辰哥兒,辰哥兒模樣肖似沈興淮,俊秀得很,抱出去誰都稱道一聲好模樣。

懷著他時恨恨地說他是小魔星,可一出來,這小魔星長得可真喜人,家中有個小孩子也是樂呵的不行。曾氏和陳敏儀都對這外孫兒惦記不已,時常過來看看。

陳六姑娘道:“難怪當初叔叔嬸嬸一心要給你定這沈家,家門清淨,實屬難得。”

辰哥兒如今正是會爬的時候,屋裡頭暖和,塌上撲了一層羊絨毯子,就可以任由他怎麼爬了。

範先生和閔姑姑一走,沈家人又少了一些,難免孤寂,江氏又常要來看顧蜜娘,索性一道吃飯,還熱鬧一些。

過了年,大批的舉子都入了京,京城裡頭的客棧都住滿了,春芳歇每日也坐滿了讀書人,待是春闈過後,有新的翰林院學士進來,沈興淮他們可以尋新的職務,沈興淮和鄭寬品級最高,又有京報的事情加成,大家也都明白,他們應該會提一下位。

沈興淮還是辦著自己該辦的事情,把京報做好,也許京報他還需要再接手一段時日,即便新科出來了,他們還不熟悉報務,總得要培育培育,元武帝亦是這個意思。

沈興淮是很想趕緊脫手的,他對這種事情沒有興趣,但是旁人卻是豔羨的緊,似是覺得這是個好職位。

要說實權是沒有,不過佔據清名和聖心兩樣就足夠旁人眼紅。

在離開翰林院前,還需經過一場考核,沈興淮這兩年為皇子上課,備課看書,沒有落下,稍稍準備個一兩月,也能應付,這考試不似科舉,詩賦不是主要,於他沒什麼難處。

上邊詢問他們都想去哪個部門,多半會問一下,然後再斟酌決定,沈興淮報了工部。

京城裡頭的報業如火如荼地展開,多半都是仿照品文報的樣式,小說話本加些雜談,由於品文報是最早的,又是和京報同一家出的,大家內心還是更傾向去品文報。投往報刊的文稿也越來越多,還有外地的稿件,只要有春芳歇的店面,把稿子交給掌櫃的,就會被送到京城來。

就京城這邊已經有一群固定的文人為報紙供稿,這似乎是文人一條新的出路,春芳歇給的價格是其中最高的,按照字數和反饋,蜜娘也僱了幾個讀書人,幫忙挑選文稿、檢驗內容,另外一些八卦雜談是交給了茶樓的說書先生,茶樓裡頭的八卦是最多的。

蜜孃的遊記寫的比較短,實在是她如今去的地方還比較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