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因為他完全想不通俄國人是怎麼做到的,明明那架攻擊機都沒有進入俯衝,而且飛行高度在4千米以上,完全就是在他們的小口徑高炮的打擊範圍之外發起攻擊。這樣的水平轟炸怎麼能這麼準?難道是懵的?
不過很快施瓦茨貝格就知道俄國人不是在瞎蒙了,因為接下來只要是蘇6發起進攻,都不需要俯衝,也不需要降低高度,而且每一次都要那麼準。這充分的說明俄國人確實掌握了某種精確轟炸的辦法。只不過施瓦茨貝格暫時還不知道罷了。
不過施瓦茨貝格也聽一些訊息靈通的朋友提起過,科學家似乎在研究蘇6投彈準確的原因,應該是用了某種精確制導武器,至於究竟是什麼制導,暫時還不清楚,但是已經排除了不少。首先可以肯定不是無電線制導,因為上了無線電干擾措施,但並沒有什麼卵用。科學家和技術員認為俄國人應該是用了導線指導,否則不可能這麼抗干擾。
只不過施瓦茨貝格對科學家的結論嗅之以鼻,真不是他故意瞧不起這些所謂的科學家。他雖然不是科學家,但是他長了眼睛,作為一個老兵,他可以輕鬆的看清楚敵人的炸彈從天而降的時候屁股後面並沒有什麼尾巴。而且最基本的科學常識也告訴他,以炸彈墜地的速度和重量,什麼樣的導線能承受那麼巨大的拉力?如果不是靠重力拉線,而是採用某種放線機構,那它放線的速度得有多快。
反正施瓦茨貝格是沒看到蘇6的機翼下存在這種放線機構的,他用望遠鏡仔細觀察過,蘇6掛彈的方式很普通,就是最平常的掛架而已,沒有那些多餘的零碎。
當然,科學家和技術員怎麼去研究是他們的事兒,施瓦茨貝格管不著也管不了更沒有那個精力去管,他現在只想好好的打仗,儘可能的在這場殘酷的戰爭中活下去,他能預感到這場戰爭已經不會長了,堅持活下去比什麼都重要。
“注意搜尋,小心俄國人的火箭筒手!”施瓦茨貝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