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是同美國牢牢掛鉤的,就是向美國出口初級農業產品換取美國的高價工業產品,被剪羊毛什麼都不說了,更要命的是這種掛鉤關係太過於緊密了。一旦美國中斷了同古巴的經濟關係,古巴的這些農副產品幾乎都不知道該賣給誰了。
美國人經濟封鎖古巴,連帶著被美國控制的大部分美洲國家也對古巴採取了相同的策略,當然,就算不採取相同的策略,這幫國家也不會給古巴好臉色,因為整個拉丁美洲的經濟結構跟古巴都差不多,大部分都是靠在國際市場上出口農副產品過日子,少一個古巴搶飯碗,說不定拉美那幫逗比還高興得要死呢!
不相信?就舉一個例子吧,看看阿根廷,這個國家在二十世紀上半頁可是妥妥的發達國家,靠出口牛肉大發特發,可是到了二十世紀末阿根廷真的只能哭泣了,因為這貨從發達國家發展成了發展中國家,真心是讓人目瞪口呆。
言歸正傳,卡斯特羅鬧革命的根本目的還是讓本國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但現在隨著美國拉起的封鎖線,別說過好日子了,恐怕連日子都要過不下去了。想要擺脫被動的局面,卡斯特羅就必須找到新的市場。
而卡斯特羅首先就瞄上了蘇聯,在他看來老大哥無論如何都應該拉古巴這個小兄弟一把。只不過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雖然俄國人的口味比較重也蠻喜歡油膩的甜食,但是蘇聯全民消耗蔗糖的量也不可能無形中增大的,而且古巴的蔗糖好是好,但是千里迢迢從加勒比海運到蘇聯,這個運費也是不低的,無形中成本就被攤高了。
至於菸草,古巴的雪茄也是真的頂呱呱,但是古巴的雪茄也不便宜啊!對於蘇聯的菸民來說,還沒富裕到將上等的古巴雪茄當普通香菸抽的程度。
這麼說吧,蘇聯的消費能力是比較特殊的,全民基本上消除了飢餓,實現了溫飽。但是傳統意義上的中產階級消費能力是有限的,不光不能像美國的中產階級那樣買得起小汽車,甚至在生活消費上也是差美國一大截。就比如現在蘇聯最普及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車,條件比較好的家庭以擁有摩托車為身份的象徵,你覺得開摩托車的家庭能夠敞開了消費上等的古巴雪茄嗎?
甚至這幾年,蘇聯對高階奢侈品的消費是不升反降,原因也非常簡單,之前是因為腐敗和官僚主義蔓延,滋生的特權階級開始追求那些“資本主義情調”的東西,比如說外國進口的小汽車、外國進口的香菸、紅酒、美食、服裝、珠寶等等。
而隨著李曉峰等人進行整風,一大批的腐敗幹部落馬了,這不光是直接打掉了奢侈品消費的源頭,更是極大的震懾了那一批准備腐敗的傢伙。當官的再也不敢攀比那些資本主義的玩意兒,開始老老實實的過小日子,自然的奢侈品在蘇聯就不吃香了。
這樣的大環境也就決定了蘇聯大規模幫助古巴消費古巴特產是不現實的。蘇聯也只能象徵性的幫幫忙,但是讓蘇聯取代美國的消費市場恐怕是不現實的。
可能有同志要問了,不光是隻有蘇聯市場嘛!還有廣闊的中東歐市場,中東歐的階級兄弟也伸伸手,不就解決了古巴的困難了?
這真心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可能二戰以前中東歐市場還馬馬虎虎,有一定的消費能力。但是二戰下來中東歐的腿算是被打瘸了,從1945年到1947年嚴重的饑荒讓這一片地區是喘不過氣來,好容易從1948年開始緩了一口氣,總體上說也就是從飢餓變成了半飽,你讓餓的半飽的人去消費金貴的古巴雪茄和上好的蔗糖,你是準備讓他們賣血吧!
所以說中東歐市場也是相當有限的,這一片加蘇聯一起恐怕也只能定小半個美國的消費能力,還有大半邊的缺額怎麼解決?
實事求是的說,這是沒有辦法解決的,因為現在這個世界,最優質的消費市場就是美國,美國這個市場的消費能力是無人能夠取代的。古巴在丟掉了美國市場之後,還想維持原狀,只能說太天真了。
很快卡斯特羅就有些一籌莫展了,怎麼看這都是要撲街的節奏,而就在此時李曉峰伸出了援助之手,倒不是某仙人能幫著古巴開拓市場或者緩和對美國的關係。這是絕不可能的,哪怕是仙人也不可能違背基本的經濟規律不是,至於緩和古巴和美國的關係,這更是痴人說夢,卡斯特羅在古巴革命的勝利就等於狠狠地甩了美國一耳光,大失面子的山姆大叔在沒有找回場子之前,怎麼可能對古巴有好臉色?
李曉峰想出的辦法是幫著古巴“招商引資”,其實古巴這個國家並不止有蔗糖和雪茄,這個國家還擁有比較豐富的礦產資源。比如有色金屬中的鎳礦、鉻礦、錳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