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斯大林就是做具體執行工作的人,幹實事可以,但是政治遠見不夠高明(否則二月革命會犯路線錯誤?),這樣的同志更適合當二把手,比較適合配合一把手開展工作。用現在的話說,斯大林只適合當總理或者國務卿,得有人在前面領著他。
而這一回斯大林在理論上跟托洛茨基大打嘴仗,不說取得優勢,至少這種做法是相當讓人欣喜的。如果斯大林能主動的補上這一塊短板,那麼他的前途似乎會更好一些。
所以在這場大論戰中,斯大林很是出了一把風頭,甚至比之前一直比他表現要好得多的斯維爾德洛夫更加的奪目。講心裡話,小斯這回的反應有點減分。
為什麼會減分呢?因為小斯並沒有在理論上跟托洛茨基爭鋒,在論戰中他提都沒提世界大革命的事兒,反而是從實際出發,具體地點明瞭俄國的情況有多麼危機多麼困難,這個時候不能繼續戰爭,應該休養生息云云。
客觀上說,小斯說的都是實話,而且是非常務實的大實話,那麼為什麼會減分呢?
原因非常簡單,這些實話黨內的大佬們都知道,大傢伙非常清楚當下的局面有多麼困難。正是因為大家都一清二楚,所以小斯的發言給他們一種炒現飯的感覺,太缺乏政治新鮮感,沒有任何能讓他們眼前一亮的東西,和斯大林主動補齊短板的行動比起來,小斯等於是原地踏步。自然而然的會減分了!
那麼小斯為什麼會選擇這種減分的應對手段呢?他真是江郎才盡了嗎?
不是的,客觀上說小斯的理論水平跟斯大林相比其實是半斤八兩的水準,跟列寧和托洛茨基比起來是差了一大截。這一次托洛茨基在他最擅長的領域發動攻擊,客觀上說只有列寧才能擋得住。像小斯和斯大林這一類水準碰上去就是被吊打的。
小斯自然不想被吊打,而且列寧這一次的態度也相當的讓人猜不透,心裡的沒底的小斯自然而然的選擇了最穩妥的應對方式。
求穩對政治家來說沒有錯,但是在你求穩的時候人家卻孤注一擲賭博成功了,就比如說斯大林,這一次他就賭對了。他的做法確實讓列寧更加欣賞,知難而上爭鋒相對的跟托洛茨基在理論上打對臺,不管能不能贏,這種態度就硬是要得。在未來無比艱苦的年代裡就需要這種硬骨頭的領導幹部。
否則,大家都畏難,那麼在帝國主義的聯合封鎖和絞殺之下俄國還有什麼前途而言?當領導的都慫了、都草雞了,下面的群眾能不亂套?
總而言之,這一次列寧故意不表態,也未嘗沒有看一看接班人表現的意思。而很顯然,斯大林在意志上得分更高,讓導師大人第一覺得自己沒有選錯人。
至於小斯,那就只能吸取經驗教訓了,因為隨著和平時期的到來,今後類似的考驗會更多,他不能每一次都求穩,因為俄國當時的政治環境就沒有求穩的生存空間。不客氣地說,從布林什維克奪取俄國政權的那一天起,就只能在夾縫中努力奮鬥,沒有保守、守成的生存空間。作為這樣一個國家的領導,只能迎難而上,決不能掉頭逃跑!
好在小斯還有很多次機會,錯過了這一回還有下回,反正整個二三十年代會鬥爭的一塌糊塗,只要不是一直犯錯誤,堅持到底總能有收穫!
當然,必須要說明的一點是,在這一個回合中得分最高,最亮瞎狗眼的並不是斯大林!跟那個亮瞎狗眼的牛人比起來,斯大林的表現只能說不錯。為什麼呢?因為前面提到過,在理論方面鋼鐵真心不是托洛茨基的對手,甚至他和小斯加一塊也不是托洛茨基的對手,雖然他已經表現得很有勇氣了,但實話實說光靠他並不能擊敗托洛茨基。
如果這場爭論真的只是鋼鐵一個人迎戰托洛茨基,那鋼鐵估計會被爆翔或者吊打,反正灰頭土臉是少不了地。在這場論戰中如果沒有布哈林的加入,結果就是鋼鐵完敗。但是有了布哈林的加入,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可能有看官會有疑惑,布哈林不是跟托洛茨基是一夥的嗎?他為什麼會跟托洛茨基打對臺呢?
呃,這個問題真心只能去問布哈林本人,因為在布林什維克的歷史上他也是個奇葩。十月革命勝利後,因為反對和德國議和,反對簽訂喪權辱國的《佈列斯特合約》,這個傢伙差一點就要分裂布林什維克了。
而歷史上,德國投降,《佈列斯特合約》無疾而終之後,這貨又能主動的檢討,在中央委員會做自我批評。而列寧逝世之後,在革命路線以及經濟建設問題上,這位又跟從前的小夥伴老託分道揚鑣,站在了鋼鐵那一邊。
總之,布哈林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