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生產,撐過艱難的1941年再說改進。
當然,這不是拒絕設計師改進產品,相應的改進計劃也照樣進行,只不過暫時不進行量產而已。比如T34和T35,改進計劃就如火如荼的展開。
其中T34基本上是走後來的T3485的路線,加強裝甲和火力,沒多說可說的。而T35就稍微特殊了一點,之前提到過,北方工業已經搞了一個加強裝甲和火力的改進方案,但是這個方案李曉峰並不滿意,他覺得北方工業的步子邁得太小了,這樣的改進如果在1942年投入生產,不要說和同年出現的虎、豹相比,甚至是同四號坦克的加強火力型號相比,都佔不到一點便宜。
以T35的外形,想要抵禦KWK40的攻擊,炮塔正面至少要達到70毫米,而車首裝甲也必須增厚到50毫米,甚至這都顯得勉強,至少只能在1000米外同對手周旋。而按照北方工業原本的升級計劃,炮塔正面才60毫米,這加了等於不加一樣。
李曉峰認為,T35再怎麼說也不能弱於T34,必須進行更深度的改進,什麼樣的改進呢?第一自然是增強裝甲,第二步火力也必須加強,76炮很快就要幹不動德國佬了,甚至85炮也僅僅能威脅黑豹。T35完全可以和T54裝一樣的100毫米滑膛炮嘛!
“那這需要重新設計炮塔了。”康斯坦丁幽幽地坦克口氣。
因為他實在是服了某人,這真心是不改則以,一改就是天翻地覆。要知道更換新炮塔可不是小事,因為炮塔和車首裝甲猛然增厚,必然給懸掛系統尤其車首的第一對扭杆懸掛造成更大的負擔。恐怕得重新予以加強。
這還不是最關鍵的,哪怕是按照李曉峰的要求將炮塔裝甲增厚到80毫米,按照某人給出KWK40坦克炮和Pak40坦克炮的效能資料,這也是不夠保險的,頂多也就是互相摧毀的局面。很顯然,某人恐怕不會喜歡這個結果的。
要想滿足某人能在800米左右的距離上消滅敵人坦克的目標(100毫米滑膛炮蛋疼的精度和蘇聯簡陋的觀瞄,在這個距離上才能保證命中率),必須重新設計炮塔和加強底盤,這個工程量相當的大,而且難度非常高,可以想象,新炮塔投入生產還有一堆的問題需要解決,哪怕最樂觀的估計,也得需要一年。
李曉峰問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康斯坦丁又嘆了口氣:“如果不進行大改,那就得從鋼材上下工夫了!”
沒錯,增強防禦,要麼是加厚裝甲,要麼就只能在裝甲鋼的質量上想辦法,如果有更好的裝甲鋼,不用增加太大的厚度也能顯著的提高裝甲質量……(未完待續。)
162樂觀一點
蘇聯的裝甲用鋼其實也是一部引進史,沙皇時代俄國的工業不發達,裝甲鋼質量並不好(從日俄戰爭時俄製戰艦的拙劣表現就能看出)很依賴進口(德國、法國、英國)。到了三十年代,蘇聯開始大力發展裝甲力量的時候,才開始系統的梳理冶金工業。
比如BT系列坦克的鋼材就是全面引進的美國技術,一直到了T34時代,蘇聯的裝甲鋼才基本跟上了世界先進腳步(還是稍有不如的)。比如T34使用的鋼材就是鉻錳鎳鉻鉬系的均質鋼(7D和8S兩個系列),這兩款裝甲鋼效能跟沙皇時代相比,自然是先進,但是同世界最先進的水平相比,還顯得不足,比如該鋼韌性不太好。
而現在,T34、T35乃至T54統統使用的都是7D和8S系列鋼材,就拿T54說吧,現在的T54和歷史上的T54相比防禦是有相當差距的,而這個差距的主要原因就是鋼材的問題。歷史上的T54使用的是更先進的74D裝甲鋼,超出了7D系列幾條街。也就是說現在的T54其實是縮水版的,和原裝正版行貨沒法比的。
而現在,李曉峰要求增加T35的防禦力,但又不能做大的結構調整,那唯一的辦法就是用更好的裝甲鋼了。那蘇聯現在有沒有更好的裝甲鋼呢?
很遺憾,暫時還沒有,雖然北方工業冶金實驗室一直在進行裝甲鋼工藝改進,但短時間內沒有太大的進展,反正至少無法很快搞出74D系列的鋼材來。
似乎這一條路也走不通?很快康斯坦丁又提出了一個新的建議:“唯一的辦法就是用滲碳裝甲鋼了!”
所謂的滲碳裝甲鋼就是透過表面滲碳工藝提高鋼材表層的硬度。眾所周知,穿甲彈就是硬碰硬,如果鋼材的硬度超過了彈芯的硬度,那後者的穿甲能力就會被削弱,甚至是直接被折斷。
這個工藝其實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