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部分(3 / 4)

小說:炮火1906 作者:大熱

關係跌入谷底,甚至有動武的態勢,程德全也是急在心頭。

“按照目前英國在華軍事實力,根本就打不起仗來,小規模衝突或者有,但絕對不會大打,所以,還請程公放心。”

程德全趕到上海的時候,剛好是火燒英國巡捕房事件發生,李安生也顧不上其他,連忙向程德全解釋。

“恐怖襲擊可一不可二,不可成為主要手段。若是長此以往,只會給洋人以惡劣印象,不敢與我們正當jiāo往。”

的確,後世的西方世界對於那些恐怖國家還是很痛恨的,鐵拳政權一個個的被瓦解。

李安生從來就沒有想到過在這個時代建立極權政治,但是,只有讓列強畏懼中國,才能夠震懾對方,不敢肆意欺凌。

這個時代與後世還是有本質區別的,就是比誰更兇殘,誰更加的不顧一切。

總不見得,讓你們在中國剝削掠奪,欺壓中國人民,還要將你們奉為上賓,絲毫不敢得罪?

外務部不敢得罪,或許你們去叫囂去jiāo涉,多有妥協,但老子在江蘇,就是不理睬。

若是日本人在上海鬧事,說不定他還會慎重對待,不會如此決絕。

你英國佬虛弱的本質又不是沒有認清,在華的勢力也是薄弱的可憐,根本就沒有能力獨自向中國發起戰爭,為什麼要來遷就你們?

李安生將每一條分析都詳細的向程德全解釋,希望得到對方的全力支援。

“這次也是一個試探,看看英國人到底會有什麼反應,摸到了他們的底線,今後萬事就有個底。比之前幾年的互鬥事件,這次是對方吃虧,看看他們準備如何處置。”

1905年十一月,因上海英國副領事無故判押華人官眷,並唆使印度巡捕打傷差役,激起民憤,引起互鬥,結果3名印度巡捕、3名英國人被打傷;12名華人被殺,引起外jiāo事件。

當時的兩江總督周馥赴上海查辦,組織會審公堂審理。他一面緝拿肇事人犯,安撫中外受害之家,一面將應撤副領事、應徵西巡捕兩事移jiāo外務部處理,最後也是略微向對方妥協而平息事件。

那次英國人之所以老實,實際上還是他們理虧,而且還佔了便宜,打死了12名華人,只不過有幾名巡捕受傷而已。

這次同樣是你們英國人理虧在先,但是吃了大虧,巡捕被打死了十幾個,巡捕房燒掉了兩間,而且還遭受了羞辱,撒興被吊死在大庭廣眾之下,工部局的顏面何在?

“這次朱爾典並沒有態度強硬,反而是上海的英國在華艦隊司令溫思樂極力主張動武,看來英國人的態度並不一致。如果能夠解決溫思樂這個麻煩,換做朱爾典,說不定事情能夠和平解決。”

這次程德全秘密趕來上海,主要也是想要看看江南製造局的新槍與新火炮。

李安生重整江南製造局的速度很快,在**āng加金元的政策下,上下效率都很高,使得訂購的新機器盡數安裝完畢,並且積極除錯。

除了鋼鐵廠暫時還無法投用新裝置,其他的很快就能夠生產,而樣槍也試製完畢,發往新軍第九鎮試用。

正如李安生所說的,新式“上海造”步槍要是xìng能優良,能夠達到歐美一流水平,那麼對於整個中國新軍的影響將是相當重大的,只是產量要保證。

要是年產量基本上能夠滿足自身需求,那麼意義更為重大。

漢陽造與其他兵工廠製造的步槍之所以無法一統新軍江山,就是因為產量問題。

國產步槍沒有外購步槍好用,經久耐用,保養與維修都不易,要是能夠克服這些缺點,將來對於新軍對外作戰時的後勤相當重要。

製造局內,徐紹楨仔細的把玩著剛剛試製出來的“上海造”,久久沒有說話。

“這是用舊式裝置生產的,若是用新的生產線生產,質量只會更好,產量也能保證。等到今年生產穩定,明年的產量基本能夠保證在八千到一萬支之間,而後年則能翻倍。”

一家成熟的國家兵工廠,每年所出產的光是步槍,最起碼要在三萬六到六萬支之間,而在戰時,則要迅速提升三倍到四倍的生產效能,江南製造局暫時還遠遠無法達到這個地步。

但是將來兩三萬支步槍的年產量還是要保證的,基本能夠滿足正規軍所需。

漢陽兵工廠如今要是滿負荷運轉的話能夠年產máo瑟1888步槍——改進後的型號,一萬七千餘支,只是由於質量並不完全能與外國洋槍抗衡,所以沒有開足馬力生產,只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