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生跟程德全詳細的介紹過新軍第九鎮的情況,這是一支完全傾向於革命的軍隊,從軍官到士兵,思想都比較先進,只是需要正確的引導。
程德全到了南京之後,親自多次視察新軍第九鎮,對徐紹楨禮敬有加,並且對官兵也很是親厚。
他也加強了愛國主義教育,淡化了傳統的忠君愛國思想,軍隊應該忠於國家,忠於信仰,忠於榮譽。
他也多次將黑龍江新軍與俄軍的多次jiāo手拿出來作為案例,激勵新軍第九鎮,勤練兵多訓練,將來爭取在對外戰爭中能夠取得榮耀。
不管國家將來會到哪一步,軍隊要始終成為中流砥柱。
這些話都很明顯,革命黨人都很容易就能聽出來隱含的意思,就算是心有不軌的,也抓不到程德全的任何把柄。
程德全過去是有些猶豫的,但是他現在沒有任何的遲疑,李安生便是他的堅強後盾,如果說過去他一直想要將自己的衣缽傳授給李安生,那麼他現在將目標更進一步,希望由李安生來實現他心中的立憲理想。
新軍第九鎮的官兵還是很受鼓舞的,對於這位新任的兩江總督,他們本來就倍感親切,與那些迂腐保守的滿清大員不同,程德全開明、剛強、銳意進取又不擺架子,跟那些誓與朝廷共存亡的迂腐官員是不同的。
更讓他們感到親切的,是程德全過去在黑龍江的名聲,“抗俄英雄”,他治下的黑龍江接連創造了奇蹟。
程德全自己沒有居功,也向新軍第九鎮介紹了李安生的功勞,事實上,李安生在南方的名頭不比他小,甚至他對洋人的跋扈xìng格,成為了新軍上下敬佩的物件。
總督也好,巡撫也好,都能調動新軍第九鎮,所以第九鎮官兵對李安生也很是期待,既然程德全親切寬厚,那麼李安生也必定是個好官。
新軍第九鎮本來就是一支相當有戰鬥力的軍隊,前年,清廷舉辦“太湖秋cào”,江南第九鎮和湖北第八鎮互為假想敵,結果人數少得多的第九鎮獲勝,徐紹楨名聲大振,不僅獲得慈禧接見、慰勉,還被提拔為副都統(中將)軍銜。
這次程德全將徐紹楨帶來上海,也是想要讓李安生認識一下他,短短的時日,他已經對徐紹楨頗為熟悉,而且,較為信任。
徐紹楨並不是革命黨,甚至連立憲派都不算。他曾經上書朝廷,力陳忠君愛國思想,還極力主張先實行徵兵制、後推行立憲。
籌建新軍第九鎮的時候,徐紹楨定下一個原則,儘量招收有文化、頭腦新的青年入伍,採用徵兵制,兵員來自淮、徐、海、寧、鎮、常府屬各地。徐紹楨制訂了入伍優待辦法,士兵入伍後與秀才享有同等待遇,報名者頗為踴躍,甚至有不少秀才應徵,可以說,江蘇的新軍第九鎮是一支極具潛力的軍隊,首批的“上海造”步槍都將在新軍第九鎮首先使用。
南京城是明代和太平天國故都、江南屏障,清朝在這裡不但駐有兩江總督、江南提督,還有統領駐防八旗、地位在總督之上的江寧將軍。
江南提督張勳並不怎麼買程德全的賬,尤其是那次跟程德全訓斥了一頓之後,就經常陽奉yīn違。
程德全根基甚淺,想要把握住軍權,舊軍是指望不上的,無論是張勳的江防營,還是揚州等地的緝私營,駐防八旗舊軍就更不能指望了。
只有徐紹楨的新軍第九鎮,才是真正具有戰鬥力的,值得程德全去拉攏。
張勳這個江南提督一支很跋扈,對徐紹楨的新軍第九鎮也是一直看不起,百般挑釁,要不是徐紹楨隱忍,早就鬧起了軍隊私下裡互鬥。
由於之前的兩江總督張人駿較為保守,舊軍的力量也一直很強大,致使新軍第九鎮能夠得到的陽光雨露很少,始終發展不起來。
無論是經費上還是軍械物資上,都供應的不是那麼暢快。
長此以往,底下的官兵都鬧起了意見,對張勳為首的舊軍更是一肚子的氣。
這次程德全出任兩江總督,李安生出任江蘇巡撫,自然跟徐紹楨一拍即合,雙方都是一路人。
徐紹楨親自試用了新步槍,感覺還真是不錯,愛不釋手,李安生也答應他首批的產量都優先供給新軍第九鎮,畢竟是江蘇自己的軍隊。
程德全也許諾將新軍第九鎮的編制略為改變,與北洋六鎮一律相同,增加些兵員,將以前的缺額全部補足,官兵待遇上也跟北洋六鎮看齊,甚至還要多一些福利待遇,畢竟第九鎮官兵都是有知識底子的,很多都是秀才之類的舊文人,自然要讓他們感覺到自己被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