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部分(1 / 4)

小說:炮火1906 作者:大熱

俄軍將主戰場放在了這一段鐵路之間,只要守住這條防線,中**隊就無法切斷鐵路,切斷伊爾庫茲克與赤塔的聯絡。

而這片區域與俄蒙邊境之間,除了一望無際的原野與森林,便是縱橫的河流。

這片地形之間作戰,對於雙方來說,都是拼火力,拼工事,拼人命。

中**隊的進攻極為犀利,在飛機與飛艇的支援下,每一次的進攻都能打在對方的軟肋之上,無形之中佔了不少的便宜。

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無數的子彈與炮彈給發射了出去,燒去無數的錢財,同時也消耗著無數的生命。

中**隊的戰術,是在區域性進攻,整體防守,在攻守轉換之間,大量的消耗俄軍的有生力量。

只要大幅消耗歐俄過來的軍隊,由農民們組建的新部隊並沒有多少戰鬥力。

俄軍的武器裝備極為駁雜,雖然得到了英法的支援,很少看到黑火藥槍械,但是由於槍械種類太多,後勤壓力極為巨大。

中**隊的鐵道破襲對俄國的後勤保證也是個考驗,鐵路不斷的被破壞,西伯利亞大鐵路是條大動脈,但是俄軍太過依賴這一條鐵路,所以,在鐵道上專門進行破襲,幾乎能夠抵得上數個主力師的兵力所能起的作用。

而鐵道破襲也牽制了大量的俄軍兵力,吳祿貞決定以快打快,在蒙古東部到滿洲里之間打上一場殲滅戰,掉轉頭來集中力量對付俄軍主力。

既然俄軍敢於分兵,那麼也沒什麼好客氣。

滿洲里作為前線,也是個大型的補給重地,吳祿貞的考慮,是先吃掉蒙古東部與滿洲里的俄軍,然後將俄軍速戰速決的希望破滅,儘可能的殲滅俄軍主力,然後拿下赤塔要塞。

那些赤塔之後,就能夠利用西伯利亞鐵路,運兵運物資,攻擊俄軍主力側翼,殲滅了俄軍主力,拿下伊爾庫茲克這個重鎮,就不用費太大的力氣。

一旦拿下伊爾庫茲克,對於遠東俄軍來說,也是個不小的打擊,到時候攻擊雙城子與海參崴要塞,就要省心許多。

而到那個時候,東北軍也將擁有足夠的重炮。

所以,俄軍想要決戰,吳祿貞反而不想決戰,不給對方速戰速決的機會,也不給對方大量消耗東北軍有生力量的機會。

在恰克圖會戰打響的同時,反而是滿洲里戰役率先的進入了白熱化。

滿洲里戰役的指揮官是李持國,他只會的兵力包括他的第四軍,外加兩個教導師,這股兵力足夠應對俄軍,並且與吳祿貞調集過來的軍隊遙相呼應。

俄軍對滿洲里的攻擊很激烈,大概是前陣子憋足了氣,中東鐵路整條沿線都給中**隊控制,這使得俄軍等於在東邊斷了一條腿,而且自身還要處處受到中東鐵路被奪的影響。

這次東北軍的教導師還將試驗一種新武器,那就是轟炸機。

目前世界各國不僅在積極的研製飛機,尋求飛機的新技術,還在不斷地摸索著飛機在軍事上的應用。

李安生同樣如此,他也在不斷的謀求飛機對於戰爭的幫助。

由於受限於飛機自重,飛機發動機等因素,轟炸機的時代還沒有到來,但是總是要付出,才能有回報,故而這次調集到前線的十餘家轟炸機,也就成為了一種肩負使命的試驗。

早在去年的10月,義大利和土耳其為爭奪北非利比亞的殖民利益而爆發戰爭,義大利的一名中尉駕一架“朗派樂”─道比”單翼機向土耳其軍隊投擲了4枚重約2公斤的榴彈,雖然戰果甚微,但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空中轟炸。

而之後義大利的轟炸任務都是由經過改裝的偵察機來進行的。炸彈或炮彈垂直懸掛在駕駛艙兩側,待接近目標時,飛行員用手將炸彈取下向目標投去,其命中精度可想而知。

而東北軍裝備的這款名為“海東青”的轟炸機,則是世界上第一款專用的轟炸機,最多可載彈1噸,時速能夠超過250公里,機身內有炸彈艙,並首次採用電動投彈器、轟炸瞄準具、駕駛和領航儀表。這十餘家轟炸機組成了世界第一支重型轟機部隊。

而且後續的單翼轟炸機也在研發之中,下一級的轟炸機將是史無前例的四發——四個航空發動機。

李持國也很關心這次轟炸機的表現,據李安生所說,這些轟炸機是直接能夠對鐵道與火車進行破襲的,也能夠扔下炸彈攻擊俄軍的工事。

根據測算,50公斤的炸彈,基本上能夠清除赤塔築壘地域的堡壘群,而250公斤的炸彈,能夠炸掉所有的赤塔要塞最為堅固的炮臺,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