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部分(3 / 4)

小說:炮火1906 作者:大熱

望中國方面能夠採取切實的手段,來平息俄國的怒火,希望袁世凱放棄愚蠢的與俄國為敵的念頭。

袁世凱對小氣的英國佬本來就一肚子的意見,自然只是隨意的敷衍。

“如果中國政府執意要與俄國處於戰爭關係,那麼,大英帝國很有可能會採取強力手段,還請大總統謹慎。”

袁世凱怒氣瞬間充溢胸腔,卻狠狠的給壓制下去,面不改色的說道:“對於大英帝國所表示的態度,我很意外,也很驚訝,更加的遺憾。現在的問題,是俄國不依不饒。如果公使先生認為,逼迫中國接受喪權辱國的條約,就是所謂的公道的話,那麼這樣的公道,不要也罷。”

朱爾典還是很少見到袁世凱說狠話的,也知道是他剛才的態度將對方逼急了,但是這是國內的硬任務,無論如何不能讓俄國與中國大打出手。

他與袁世凱的關係很深厚,多少還是有友情的因素存在,自然軟化下來,好說歹說,希望袁世凱能回心轉意。

袁世凱很是惱怒,這英國人將他袁世凱當成什麼了?走狗?棋子?

我可不是奴才,當狗了滿清的奴才,難道連英國人也要將我當成奴才?

俄國可是提出了相當苛刻的停戰協議,彷彿是將中國當成了戰敗國在處理,明明是俄軍在買賣城吃了個大敗仗。

袁世凱只是說考慮考慮,將朱爾典送了出去,也沒有打保票。

這個時候,還是推卸責任的好。

4月12日,法國、日本等國紛紛向中國施壓,要求中國無條件接受俄國的無理要求。

作為回應,第二天,也就是4月13日,陸軍總長段祺瑞帶著兩鎮兵馬從張家口北上買賣城。

與此同時,袁世凱強力推動了中國陸軍的大整編方案,整個中華民國陸軍編制為五十個師,其中一萬六千餘人的甲種師28個,一萬二千餘人的乙種師22個。

袁世凱一口氣給了北洋軍從第一到第十六師,總共十六個師的編制,東北軍則是第十七到第三十四師,總計十八個師的編制,其餘各省分得另外的十六個師。

也就是說,光是中國北方,就擁有三十四個師,而且包括了北洋軍8個,東北軍12個,達到了20個甲種師。

李安生是大財神,袁世凱的北洋軍擴軍也需要李安生幫忙,自然很大程度上照顧李安生。

英國人口頭上扶持他,卻沒有多少實際的行動,無論是軍事援助,還是低息貸款,恨不得在中國身上多吸點血。

而美國人倒是真傢伙,既有軍事援助,還有大筆的貸款,可惜的是,這些貸款都落入了李安生的口袋之中。

中央政府的財政無比窘迫,這次大整編,也是讓東北軍出足了風頭,北洋軍則默默積蓄實力。

題外之意,哪個割據軍閥想要不聽號令,不肯整編軍隊,接受陸軍部的領導,那麼很好,打你。

東北軍到時就可以給驅策著到處攻伐,消滅割據,將一個個的軍閥打倒,將地方權力收歸中央,便宜他袁世凱。

到時東北軍就成為了眾矢之的,而袁世凱只要坐收漁翁之利就好。

東北已經下達了徵召令,十五萬的民兵後備役在七天之內將會在指定的地點集合起來,迅速開始武裝訓練。

其中先期訓練的都將被編入東北軍十八個師之中,之前的九鎮,加上老王林的那相當於一個師的兵力,還有李安生的秘密力量,都將浮上臺前。

只是軍官大量缺乏,徵召令一下,東北也就有了機會,吸收大量的全國各地優秀軍官。

李安生有的是辦法,讓這些軍官們融入到東北軍之中。

面對俄國的戰爭威脅,列強的威逼,中國再次陷入了危機之中,許多熱血青年紛紛北上加入東北軍,加入到東北工業建設之中。

這便是李安生的目的所在,東北自身的積蓄太慢,需要一個契機,集合全國的力量來開發東北。

英國佬實在讓人失望,不斷用些小花招,來壓迫北京政府,甚至在第二批糧食啟運之後,叫囂要徵用中國訂造的一艘戰列巡洋艦。

李安生回到庫倫之後,立即通電全國,告誡英法等列強,如果英國執意對中國採取敵對態度,沒收中國在英國訂造的戰艦,那麼東北軍絕不承認清廷遺留下來的債務與條約。

這個通電一出,全國掀起了一陣反帝**,東北軍就是威武,強硬,敢於朝英國佬放狠話。

李安生從來就是以鐵血形象示人,說出的話必定做到,倒是真嚇住了英法等列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