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個好的打劫物件。
包括吳祿貞在內,大部分將領都對擴大對俄戰爭感到擔憂,這是出於對自身實力的保守估計。
俄國畢竟是列強國家,擁有百萬陸軍,與這樣的國家全面作戰,任憑是誰都要捏一把汗。
也只有日本那種窮兵黷武的國家,才會主動挑起戰火,雖然打贏了俄國,但是他們似乎也沒有佔到什麼便宜,國力也受到了損傷。
“即便我們打贏了這場戰爭,恐怕向俄國索取戰爭賠款也是不現實的,就像日本當年擊敗俄國一樣。我們沒有這個能力威脅歐俄部分,同樣只能跟日本一樣,放棄戰爭賠款。”
吳祿貞反覆的分析之後,提出了與李安生不同的意見。
他固然欽佩李安生的鐵血作風,但是有時候過分的jī進並不是好事情,日本就是個例子。
如果堅持索要戰爭賠償,只能導致戰爭繼續下去,變成了生死之戰,滅國之戰。
歐俄部分遠離中國,即便佔據西伯利亞鐵路,光是龐大的運輸費用就要讓人皺眉頭,更何況,西伯利亞鐵路這條大動脈是沙俄的禁忌,無論如何不會輕易讓給中國,除非滅國。
吳祿貞有理有據,甚至拿出了日俄戰爭的例子,來試圖說服李安生。
904年的日俄戰爭歷時19個月日軍參戰總兵力約109萬人死亡10。6萬人傷17萬餘人損失艦船91艘軍費開支17億—18億日元;俄軍參戰總兵力約120萬人傷亡、被俘約27萬人損失艦船98艘軍費開支20億盧布。
最終日本人力、物力消耗殆盡無力再戰;俄國國內局勢日益嚴重沙俄政fǔ亦無心戀戰,雙方只能接受各方調停。
目前東北還沒有完備的工業體系,即便能夠承擔目前九鎮軍隊的作戰消耗,但是想要進行進一步的動員,還是力有未逮,黑龍江兵工廠也好,奉天兵工廠也好,都無做到這一點。
東北還不是一個國家,以農業為主,財政收入還比不04年時的日本,擁有陸軍九鎮,其中有三鎮兵力是剛剛組建,甚至完全沒有戰鬥力的。
即便能夠動員二十五萬的符合條件的民兵參軍,也沒有足夠的軍械裝備。
東北的兩家大型兵工廠以及江南製造局已經是流水線,滿負荷運作,加上美國的秘密軍械供給協議,也只能滿足目前東北九鎮陸軍以及李安生的秘密勢力、老王林等幾支鐵路破襲武裝,加上不超過十五萬人的民兵後備役兵力。
也就是說,老毛子即便無動員百萬參戰部隊,也能在戰爭初期動員四十萬人的兵力,而反觀東北,則只能在先期投入十三萬的正規軍以及十五萬人的鐵路破襲武裝與民兵後備役,這已經是相當艱難的任務。
戰爭進一步擴大的話,六個月之內,俄軍能夠動員超過百萬的兵力對東北作戰,而東北的極限則是三十五萬兵力——也幸好俄**隊軍備不足訓練落後,後備役的素養完全比不上東北的民兵後備役體系。
別說兵力不夠,軍械物資供應不上,光是龐大的軍費支出,就讓東北難以為繼。
這軍械無自產,只能外購,如此一來,又是一大筆的支出,另有軍隊所需的各種物資被服等,光是直接花在軍械物資上頭的,就是一筆大數目。
日俄戰爭,俄國花了十億兩銀子不到,日本則花了十二三億兩銀子左右,即便這次對俄作戰,規模要小於當年的日俄戰爭,但是數億兩銀子還是要的。
當時日本獲得戰爭勝利,說到底還是資金的支撐,英美借給日本貸款共4。1億美元約佔日本軍費開支的40。
而東北要對俄作戰的話,上哪去借錢?
要是也能借到哪怕只是三四億兩銀子,吳祿貞作為東北保安副司令,參謀總長,也敢打上這一仗。
畢竟有時候戰爭不能以軍費來衡量,如果打贏了,即便沒有戰爭賠款,光是拿下中東鐵路以及西伯利亞鐵路的外東北段與遠東段,就能夠彌補大筆的軍費開支。
中東鐵路真要拍賣的話,兩億兩銀子還是可以籌集的,而海參崴到赤塔築壘地域的鐵路同樣能夠拍賣,而且不在中東鐵路之下——李安生提出的戰爭首期目標,便是奪取中東鐵路,最終目標是拿下海參崴以及雙城子、海蘭泡等要塞。
佔領遠東以及外東北的土地,不動員三十五萬人以上的兵力,根本就無滿足戰爭所需,這正是吳祿貞判斷戰爭軍費將會嚴重超標的根據。
吳祿貞的意見,是將買賣城變成絞肉機,在這裡進行拉鋸戰,反覆消耗俄軍的有生力量,延緩沙俄的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