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省宣佈獨立,很是熱鬧,徹底的將朝廷嚇癱,這可了不得了,猶如捅破了天,任憑哪個大本事的,也不能來補上這個漏。
程德全的作為瞬間引爆了整個中國的**形勢,連南京這樣的雄城都落入了**勢力的手中,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發生的?
“慶王大人,您看,這時節大為不妙,是不是暫避風頭?”
載灃有些為難的看著奕劻,袁世凱之前提出的,那所謂的六點意見,看來是不答應也不行了。
而且,在程德全與李安生如此作為之下,只怕他們還要倒過來去求著袁世凱。
“也不知道袁世凱是個什麼主意,但也絕不是什麼好主意,他要是想隔岸觀火,我們也拿他沒轍。這李二愣也太過可恨,如此直截了當便造了反。”
奕劻翻來覆去的罵著李安生,知道這個時候李安生捅上了狠狠的一刀,局勢已經到了最為危急的時刻。
“唯今之計,只能暫時敷衍,**黨也好,李安生也好,或是袁世凱,先穩住他們。我們只能依靠東北,看東北能不能穩定局勢,那裡形勢喜人,說不定還能練十萬兵。”
載灃對於李安生的背叛很是痛苦,但是,他也迅速的想出了不是辦的辦,那就是讓步。
奕劻思來想去,看來他再戀棧不去,也是沒有辦的了。
他本來還心存僥倖,以為叛亂早晚能平定,沒想到程德全與李安生也造反,全國各地烽火,垮臺已經是早晚的事情。
唯一的路,就是先避過風頭,看看有沒有緩和的機會。
於是,在奕劻與載灃反覆思量之後,清廷正式宣佈,解散內閣,準備明年召開國會,授命袁世凱上臺組閣。
在他們看來,這已經是最大的讓步,直接一步到位,君主立憲,也不想拖什麼時間。
這也是在利用袁世凱,袁世凱想要坐穩內閣首輔的位子,就要想方設依靠朝廷的實力,不然的話,袁世凱拿什麼去震懾**黨人,震懾程李系政治集團?
這是將袁世凱放在火上烤,老袁哪裡會答應。
現在佔了便宜,他日是要還的,貪小便宜吃大虧。
表面上看,他能夠繼承清廷留下的實力,成為最大的統治集團利益代表,足夠使得**黨人跟程李繫有所顧忌,大家坐下來談談,還能談出個和平,他作為首相,自然能夠權傾天下。
不過,老袁很聰明,他知道這裡頭不對勁,他完全成為了清廷的工具,將來有反覆,他是最為倒黴的一個。
眼下這時局,只要李安生支援他,君主立憲已經無足輕重,民主立憲才是關鍵,他也想坐一坐那大總統的位子呢。
於是,老袁很聰明的迅速趕到前線,然後聚攏北洋軍,要錢要人要權,同時稱起病來,老子的腿又出毛病了。
奕劻本來想出了這個好計策,誰知道袁世凱根本就不接招,急的跳腳。
於是,走投無路的清廷只能宣佈,先解散內閣,由全國諮議局代表進京召開國會,商討君主立憲之事。
可是他們的伎倆再次的被揭穿,東北已經在整軍備武,似乎有入關的跡象。
之前清廷一路綠燈,不顧日俄的反覆威脅,硬是將第二十七鎮到第三十鎮的編制全部批了下來,同時也跟美國方面簽署了協約,進一步準備借款,將東北的軍備提升一個層次。
四鎮軍隊已經開始了徵募,軍官也在不斷的到位,美國教官團也已經到了奉天,似乎加緊了成軍之路。
如此一來,除去被調入關的曹錕第三鎮,東北將會出現九鎮軍隊,駭人聽聞。
此刻東北的局勢非常微妙,出現了一種寧靜與jī烈的對峙,似乎在等待時機,一下子爆發出來。
很多人都清楚,東北的局勢發展,離不開一個人,那就是在南方幫助程德全舉起反旗的李安生。
李安生似乎銷聲匿跡了一般,不過,他再次出現的地方,已經是在奉天。
李安生到奉天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面見錫良。
這段時間錫良的身體一直不好,憂心於天下大事,憂心朝廷的搖搖欲墜。
他雖然不是個死忠分子,但是他對朝廷倒臺之後,中國的走向充滿著不樂觀,或許先前很是悲觀,在李安生的影響下,才逐漸的看到了希望。
“哎,要是不亂,光憑東北,十年下來,就能富國強兵,讓那日俄不敢威逼,一步步廢除條約,去除枷鎖。若是君主立憲,也未嘗不可,有東北與江蘇為援引,前景可觀。可惜,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