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3 / 4)

小說:炮火1906 作者:大熱

更加離不開農業。關外苦寒,人丁稀少,土地雖然肥沃,但仍然缺乏開發,為何?大規模的遷移與開發需要龐大的糧食與生活所需,畢竟前期只有投入而無產出,這其中最為關鍵的,還是糧食,還是農產品。”

“這糧食不會憑空而來,需要從地裡收穫,可是,你看看胭脂溝這地方,糧價比之京城還要貴上多少?手裡有了糧食,就能賣糧換錢,買些生活所需品以及農具、種子甚至耕牛等等,富裕些的還能養些牲畜家禽,改善生活。從而使得逐利者敢放心開辦各種工廠作坊,棉布、鐵器等等。你說說,現在種好田,多收穫些糧食,有多少的好處?”

李安生不再用開玩笑的語氣,而是一本正經的說道:“先秦年代,便有先賢提過,無農不穩,無商不富,無工不活,而這農,正是一切的前提。”

開玩笑,中國每年進口數億海關兩的貨物,其中與農有關的至少佔了七成。

這是個多麼可觀的數字,正在醞釀中的酒坊與製糖坊,都將從這個數字上先輕輕的咬上一小口,然後飛速的如雪球一般滾起來。

換做別人,或許競爭不過洋商品,可在李安生這裡,倒是未必,後世的先進農業技術不是蓋的。

金翰聖嘿嘿笑了兩聲,他本來就沒打算辯論,只是故意想激對方一激罷了。

中國本就是個農業大國,現在也好,將來也好,農業問題都是頭等大事,能將中國的農業問題解決妥善,或者能解決中國人溫飽問題的人,都是真正的偉人。

金翰聖對李安生正在實行的屯墾計劃很感興趣,似乎能從中看出對方的種種嘗試與摸索。

感謝月魂之夢的打賞,多謝支援。

求收藏,求支援!

第三十五章 手錶的秘密

求收藏,求票票,求支援!

~~~~~~~~~~~~~~~~~~~~~~~~~~~

的確,中國的農業問題總有個迴避不了的問題,那就是土地所有權問題。

眼下李安生開辦的墾殖園都是剛來胭脂溝不久的佃戶,擁有開墾土地的三年開墾權,三年後所開墾土地一律歸開墾人所有。

胭脂溝畢竟太過偏遠,不比關外其他屯墾地,大量的移民都選擇了當佃戶,由墾殖園提供生產資料,在三年後再擁有這些土地。

李安生是幾代農民家庭出身,清楚的知道中國人對土地執著的渴望,難以泯滅的土地情節,束縛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堅忍不拔的中國人,要求是那麼的低,只是需要一塊能夠安身的土地,然後從土裡刨食,不去依靠外物,自力更生。

可這種美德卻被說成食草民族的劣根性,難道一定要去掠奪他人,吸食別人的血肉才能生存下來嗎?

整個一戰與二戰,包括後來的石油暗戰,都是出於爭奪生存權利的鬥爭,掠奪他人來存活自身。

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正是出於整個世界對這種掠奪成性的殖民思維反思的結果。

當然,光是美德,無法去讓國家的脊樑變得堅挺,也需要露出鋒芒的時候。

既然自力更生不比認可,那麼,也不介意讓那些惹上門來的人受點教訓。

這個時代,一切以實力說話。

李安生太渴望自己的實力能壯大起來,眼前倒是隱隱的有一條路,卻不是很清晰。

胭脂溝太過偏遠,只能當做一個秘密農業基地,真正適合大規模墾殖的還在南邊,松嫩平原雖然環境惡劣了些,但用來起步還是不錯的。

憑空整什麼工業基地出來都是空想,弄個農業基地倒是現實的,闖關東這股風還將刮下去,只要這邊能在農業上出成果,就能吸引大量的人口。

人口與土地是最寶貴的資源,有了大量的糧食富裕之後,才能開始大規模的工業程序。

金翰聖一直很不明白李安生整天都在田裡轉悠,倒像是能出金子一般,也搞不懂他敢於籌辦酒坊與製糖坊的底氣在哪裡。

他卻不知道,李安生的依仗全在他腳下踩的土地裡。

不過他倒是極為欣賞李安生的手段,劉竣已經同意辦錢莊,那麼李安生所說的酒坊與製糖坊就能用今年的收成來抵押貸出款子來興辦,原料都是現成的。

胭脂溝人口劇增,糧食是硬通貨,只要糧食能豐收,錢莊的股東們自然是願意肯借貸的,或許還願意投資。

說來說去,胭脂溝的美好前景,還是指望著能有著一季豐收才行。

李安生滿腹心思的在墾殖園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