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郡王妃這樣的身份的,可康家還沒有分家,若是出了一個郡王妃的姐姐,那自己的親事豈不是也更好選一點嗎?
趙如意沒有看錯,那邊的話基本都是康三姑娘在說。
康二姑娘卻是心不在焉,她也就剛看了兩眼罷了,柔聲細氣的說:“那又如何,跟咱們家有什麼關係?且這樣的話,哪裡是我們好說的?”
康三姑娘就撇了一下嘴,到底從小兒一個家長大,雖然後來境遇身份逐漸差了,可她到底多少還是明白一點兒。
她這位堂姐清高的很,不僅長的美,琴棋書畫更是精通,在京城早有才女之名,這一年來,京城幾次有名兒的詩會花會上,做詩都拿了彩頭,且傳到男賓那邊,也都博的喝彩,更有名士唱和之作,那位有名的神童田小公子也唱和了幾回,堂姐更是愛不釋手,在嘴裡唸了不知多少遍。
聽丫頭說,還迎風灑淚,對月長吁呢!
康三姑娘父母沒有什麼前程,不得不早入俗世,一心為自己籌劃,竟忘了自古美人如玉,愛的都是俗世翩翩佳公子,並不愛那等榮華富貴,郡王頭銜。
她們說了一會兒,就有別的姑娘過來了,趙如意看的清楚,康二姑娘眼睛一亮,神情也變了,她對那裡頭的姑娘的興趣,遠比對自己大。
這真是旁觀者清,要不是自己離的遠些,也看不出這樣細微的變化來。
趙如意看過去,新過來的姑娘裡頭,雖然都沒有見過,但有一個姑娘偏偏有些眼熟,唔……看起來,有些像田太太的形容?
田大姑娘?
在通州碼頭遇到過她們家,趙如意當然知道她們在京城,不過竟然也來了這樣的場合,倒叫趙如意有點意外。
護國長公主不是說這裡都是京城裡有數的人家嗎?怎麼有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