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門來看看。
橫豎正是秋高氣爽的天氣,趙如意叫人在花園子裡的小瀾亭煮了茶,廚房裡又送了兩個食盒四色點心,四色乾果,四色鮮果來,便坐在那裡喝茶說話。
趙如意把那一日的情形繪聲繪色的講給她們聽,趙淑雲嘆息道:“那一回皇后娘娘認了你做義女,我還真以為她是真疼你的,想著你向來就討人喜歡,能得皇后娘娘的青眼,也是有的,誰知道她竟這般算計你。”
趙如意若是真的中了這計,不僅是趙如意,連同安郡王,護國長公主,都難脫身,甚至是趙家也要被牽連幾分,趙淑雲想到這裡便覺得,人人都傳這位九妹妹是福星降世,現在想想,還真是呢。
侯寶如卻說:“我瞧啊,皇上才是真疼表嫂的,咱們當然是後來才知道。可皇后娘娘離的近,看的自然多,說不準當初認了表嫂做義女,就是為著討好皇上。後來見表嫂得皇上信重,就起了壞心,在這事兒上做文章。”
趙如意微笑,不予置評,只隨手拿了一塊金絲卷兒吃,侯寶如敏捷聰慧一如往昔,而且她的這種聰敏更像是天生的,彷彿一種直覺,總是在無意中直指核心,也就是她這樣的心性,才有當初對抗太后的勇氣。
單是看著兩人對這件事的評價便知道兩人的性格不同,趙淑雲大氣正派,侯寶如聰慧敏捷,雖有這樣的不同,卻都是好相處,讓人喜歡的性子,今後的日子,也自是不會差了。
到了後來,趙淑雲隨藍公子外放,掌府裡中饋,處事大方,格局正派,上至公婆,下至弟弟妹妹們都頗為喜歡她,又得夫君敬重,下人敬服,是出了名的賢德人。到了四十歲時,藍公子已經被稱為藍老爺,官居從三品,兒女雙全,父母公婆俱在,因藍家原是商家出身,少有納妾風氣,趙淑雲生兩子兩女,房裡別說侍妾,連個通房丫鬟都沒有,越發叫人羨慕,各家嫁女娶婦,都來請她,到處去給人做全福夫人。
而侯寶如跟她的小景甜甜蜜蜜了一輩子,長住京城,夫家與孃家本就是世交,世代通婚,婆母看著她長大的,喜歡她的品格性子,拿她當親女兒般疼,她成日裡帶著女兒兒子來安郡王府找趙如意玩,又時不時在外避暑避寒,在京城這麼多的少奶奶裡,就數她過的最自由自在了。
這些親近人等紛紛上門看望趙如意,還有許多不算很親近,平日裡也是有走動的太太奶奶們也都用看望受驚的安郡王妃的名義上門來坐了一回,待這件事的影響漸漸變的平靜了些,終於不用趙如意再敘述一遍的時候,天氣已經變的冷了,夾襖換成了豐厚的皮毛,楚安安裹的像只小狗熊,天上飄起了鵝毛大雪,眼見的新年就要來臨了。
尾聲
嘉康十年,四月中,國喪一年期滿了,又正是天氣逐漸熱起來的時候,整個京城都顯得活躍了起來,民間禁嫁娶一年,不知道耽擱了多少年輕男女,如今飲宴鼓樂都解禁了,立刻就開始重回繁華燦爛之景。
五月初,皇上明發立太子恩詔,冊立大皇子為太子,並冊四皇子、五皇子、六皇子這三位成年皇子為郡王,小皇子們暫時不冊封。國喪期一過,帝室便明君臣之別,又祭天告祖,大赦天下,花團錦簇的熱鬧了起來。
為慶賀太子之立,皇上大宴群臣,後宮也開宴,三品誥命以上與賀,趙如意當然也要進宮去,楚安安剛一歲多點兒,這樣的大宴,趙如意就沒帶進宮去。
藍側妃見了趙如意還問呢:“安安呢?也不帶來跟穎兒玩?”
藍側妃所出的皇帝的長孫女,太子爺的長女大名一個穎字。
“這麼多人,怕嚇到她,回頭閒了,我還不是常常進宮來嗎?”趙如意笑道:“哪天不能見?”
藍側妃笑道:“又哄我,你們家安安膽子那麼大,還能怕人多,前兒她週歲的時候,我看人就很不少了,她還歡喜著呢。我看啊,是你嫌人多吧。”
“你知道就行了,何必說出來。”趙如意笑道:“你們家丫鬟又找過來了,你還不過去,回頭閒了再說吧。”
直郡王妃原本身子就弱,小產後就更差了,後來還添了鬱結的毛病,越發成了藥罐子,趙如意聽說她一直在由那位專精女科的神醫調理著,也不知怎麼調理的,沒見一點兒好,鎮日裡懨懨的,也不出來見人,郡王府後宅也沒精力管。
直郡王沒辦法,又不能換正妃,又不能強著她撐著病體理事,只得讓藍側妃暫時理著,連同外頭交際,也只能由藍側妃出面,前兒楚安安的週歲生辰,護國長公主府自己關著門慶賀,藍側妃就親自到場來道賀了。
幸而藍側妃也是有四品誥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