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2 / 4)

小說:1871神聖衝擊 作者:噹噹噹當

盯著這次所謂的政治體制學習的嘗試,前三次根本波瀾不驚平民都不在乎的選舉讓他們嘲諷,而強大的龍川選舉則讓他們感到又可笑又鄙視。

英國主流報紙嚴肅的指出這不是選舉,這就是全國性賭博;因為有和海宋共同獵物………滿清的沙俄報紙則幸災樂禍到了極點,在報紙上大叫:一群猴子何必裝人呢?

新起之秀,歐洲第二強國普魯士一直致力於和沙俄搞好關係,以便不讓法國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從這個角度他應該幫襯“哥們”俄國嘲諷海宋。但是另一方面,它又想討好海宋以取得遠東地區入場券,並且海宋也是德國軍火商重要市場,得罪可以,但不能往死裡打皇帝的臉,所以德國報紙顯得很糾結。

一邊說選舉,你們搞的吧……一邊說……但是也許……說不定……可能……,反正他們的報道用中文翻譯出來,一個句子就是五六十字,結構複雜之極,長得無人知道他們在講什麼。

法國報紙則處於癲狂狀態,一會說“偉大的巴黎人民萬歲”一會說“祝賀將軍消滅巴黎暴徒”,看最近法國報紙的人估計都會精神失常,而能寫出這種風格的法國主編,也許早就被國內發生的慘劇整瘋了,但是無所謂,法蘭西民族向來如此,不瘋魔怎麼浪漫呢?

美國報紙則處於兩極分化:一方面其文化精英大罵海宋選舉噁心了整個人類;另一方面商人階層滿臉堆笑的朝海宋推銷棉花,因為內戰結束了,身為全球第一大棉花供貨商的供貨恢復了,自然不能得罪海宋這個遠東最大的棉花進口國。

不過沒人理美國報紙,美國算不上紳士貴族國家,這個時點誰說美國有文化簡直笑掉歐洲大牙啊,想想看他們國內無人,以致於請馬克思老爺子給他們《紐約每日論壇報》寫文章就知道了,國內沒有大師啊!

在旗幟《泰晤士報》和《路透社》發表代表英國媒體態度的雄文之後,俄國報紙和德國報紙合流了,老毛子和小德子一起摳著鼻孔嘲諷英吉利紳士:海宋這小國不是說選舉都是學你們嗎?你們這光榮的選舉就是這個樣子啊?哇哈哈。

英國紳士也受不了這種調侃而暴跳如雷了,大罵老毛子和小德子:你們哪隻眼看到海宋選舉是學我們啊?這是他們自稱的,海宋特色好不好?沒法子,被海宋攀上,會丟死人的。歐洲和美洲的列強媒體就是鍾家良所講的那隻友軍。

146、朕有兩個好訊息

【選舉第三週週五正午12點】

海宋皇宮裡;皇帝正招待美國的客人共進午餐。之所以是午餐而不是正式餐………晚餐,實在是因為兩位客人是上午覲見皇帝的,而且都是皇帝的老朋友了,談完事情,就被留下來和皇帝共進午餐了。兩位客人一位是美國的前大使斯蒂芬,現任《美宋基督聯誼會》的會長,一位是海宋基督聯合大學的生物學教授、美南浸信會傳道士沃爾森。

他們來找皇帝談的是關於馬上就要第一批招生開學的聯合大學的美國捐贈款項、教育器械、教材和師資派遣問題。作為找外國教會替他負擔70%的大學資金和師資的皇帝而言,這兩位當然是尊貴的客人,所以皇帝自然“龍顏大悅”,按照中華的傳統一定要留二位吃飯。

因此午餐非常豐盛,為了表達敬意和感謝,山珍海味一道一道的上來,美酒佳餚琳琅滿目,和正餐也沒有區別。因為有生物學教授在場,“博學”的皇帝顯得談性很濃,大談他發現了一種致命的動物………果子狸,吃了之後大約會引起大瘟疫,所以他嚴令國人不許吃它們。對於這位極其聰明的粗人皇帝的風格,斯蒂芬是熟悉的,況且還是生物學家在場,就笑而不語。

沃爾森和皇帝也很熟,他是皇二子的生物學家庭教師,本來聽說有新病毒很是一驚,但後來聽說原來你是吃啊?你吃什麼野生動物都可能有危險,幹嘛非得吃呢?這不是找死嗎?而且你說的這種動物會引起瘟疫完全沒有道理啊。當然他肯定信不過這位黃色皇帝的生物學水平,雖然英文很棒,但連生物學專用詞語一概不懂,全上中文了。

皇帝除了談“生物學”,就是殷勤的勸兩位愛卿多多嚐嚐遠東特色的美味。在客人們和主人都嚐了一道主人強力推薦的熊掌後,趁大家都低頭品味,這時候,心裡有事的沃爾森撿了個空,抬頭朝皇帝說道:“陛下,我有一事想問,不知可否?”皇帝嚥下嘴裡的一小口肉,用白餐巾擦了擦嘴角上的肉汁,搖勻著手邊的紅酒,笑道:“愛卿但說無妨。”

沃爾森說道:“我聽說去年天主教傳道士在四川發現一種奇異的黑白熊,是食用竹子的,並且將屍體帶回海宋。而上個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