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都是我們的了?”
“是咱們家的了。”宋新桐走到已經灌水了的荷塘裡,看著裡面游來游去的小魚苗,“看裡面好多魚。”
“阿姐,這裡面是還要種荷花嗎?”大寶問。
宋新桐:“是的,但得等來年開春再種。”
“為什麼現在不能種?”小寶問。
“我也不知道,你們可以回去翻翻姐夫的書,也許裡面會有答案。”宋新桐只知道種藕一般是正月之後或是二月間,等到農曆五六月間就能收了,想來也是因為天氣和溫度有關,不過她不想和兩人說這些,讓他們去翻書去。
大寶又問:“那阿姐為什麼不把蝦放到裡面和魚一起養?”
“因為養魚的水很深,以後不好撈,而且咱們是主要賣蝦的,所以必須大量的養蝦,如果只是家裡自己人吃,就和魚混養一起也沒有關係。”
“噢。”雙胞胎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宋新桐又往蝦田的位置走了走,這邊的田地背陰,還有水從山裡流出來,山石很多,和桃花村那幾畝蝦田差不多,倒是一個養蝦的好地方。
“宋東家,您看這些整得怎麼樣?”工匠師傅問道。
宋新桐點頭,“很不錯。”
工匠師傅一開始很詫異,現在不奇怪了,“還是第一次見著有人在田地裡這樣弄的。”
“還請師傅們保密。”宋新桐可不想等到了冬日到處的農莊都和她這裡一樣了。
“宋東家放心,我們是有規矩的人。”工匠說,“這裡還有三日的工期,很快就做完了。”
宋新桐點了點頭,看了看四周的,然後指著蝦田和旱地中間的區域,“這裡再給我起一間屋子,不用做太好,只需能遮風擋雨就行,我拿來放柴火。”
工匠想了想,“那不用青磚,我們拿挖出的泥土給你曬些土坯出來,到時候簡單的砌牆一些柱子來搭屋頂就成。”
宋新桐想了想,覺得可行:“好,旁邊若是還能再弄一個棚子用來做守夜的地方。”
“好,那我們抽兩個人做土坯就成了。”
“那辛苦師傅們了。”宋新桐又逛了逛周圍,回到莊子裡頭,和劉莊頭將柴房的事情說了一遍,“接下來就是一段農閒時間,到時候你們務必在入秋前多存放一些柴火,到了冬日田地裡每日就會不間斷的用火。”
“東家放心,我們將地裡的菜整好了就去山上弄。”劉莊頭的妻子說。
宋新桐想了想又道:“莊子裡最好還是養幾條狗,狗始終更警醒一些,以免以後有人眼紅咱們莊子。”
“誒,前兩日我還聽外面的村戶說他們家的狗有了崽子,這幾日就要生了,到時候滿月了就抓回來養著。”劉莊頭的妻子說道。
“好。”宋新桐看了看外間的天色,“時辰不早了,我們也先回城了,等他們完工之後讓他們去J酒樓找掌櫃的結工錢。”
“好的東家。”
“你們若是有什麼不能決斷的就到酒樓去找文掌櫃,文掌櫃你們也是講過的,有事可以和他商量著,實在不能下決斷就讓他寫信給我。”宋新桐想了想,好像沒什麼要說的了,“可記住了?”
“東家放心,小的記住了。”
交代一番之後,宋新桐便回了城,又去城中買了不少布匹和禮品回去,到時候給秋婆婆和謝嬸子她們。
☆、第三百一十章妻奴
翌日,八月十三。
宋新桐將這些日子添置的東西全部裝到了馬車上,輕輕鬆鬆的來,大包小包的回去,頗有點土匪凱旋迴寨的樣子。
嶺南碼頭極為繁華,比之清江縣那個小碼頭不知繁華幾何,來往船隻更是數不甚數,碼頭邊的茶樓酒肆更是熱鬧非凡,這裡簡直就是一個嶺南城的縮影。
“姑娘,奴婢先將馬車趕上船去。”大丫和楊樹將馬匹趕了上船,宋新桐則帶著雙胞胎站在邊處,看著陸雲開和江明昭說話。
“阿姐,他們怎麼沒有將馬趕到大船上去?”大寶看著其他的馬車問宋新桐,她看了看四周,低聲說道:“這船隻江公子的,這才讓我們將馬兒拉上去的。”
“那咱們家的大黑買船票了嗎?”小寶知道坐船是要買船票的。
“沒買。”宋新桐原本是想自己花錢買船票的,但是江明昭沒要她的銀子,不過十幾兩銀子的船票,江家根本不在意。
“弟妹,我帶你們去看看房間。”江明昭領著眾人往船艙二樓上面走去,二樓的船艙類似於上房,房間裡佈置和客棧比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