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說笑了。大將軍召叢集臣議事,卻也是關及朝廷社稷安危。皇上來此,又怎麼會有所影響呢!”袁逢的嘴角悄然的抽*動了數下,隨即很是平淡的對劉辯說道。
“呵呵!有袁司空這句話,朕就放心了!”劉辯含笑點頭,稍微的停頓了片刻後,劉辯饒有興趣的向袁逢問道:“司空大人。不知道你們剛才在談論些什麼。今日早朝之時,好似大將軍與司空大人並沒有上奏說朝廷之中發生了什麼太過重大的事情啊。而現在……,才時過不久,難道就發生了什麼大事不成?”
劉辯的話音剛落,就見到何進神情尷尬的苦笑了起來,但此時袁逢卻適時的閉上了眼睛,見到此種情形,何進在心中暗罵袁逢老狐狸的同時,還是無奈上走上前來。
“陛下,並不是我等隱瞞與陛下。只是軍情在早朝之後剛剛傳來,還沒來的及商議。所以,我與袁司空商議,等眾位大臣們商議個結果之後,明日在上奏給陛下的!”稍微的沉默了片刻之後,何進心中苦笑,面上卻沉重無比的向劉辯說道。
第一百四十三章
“恩……!大將軍與袁司空有心了!”嘴角不自覺的上挑,劉辯淡淡的回應了一句。
而在此時,劉辯心中對何進的不滿卻更加的濃重了起來,他是深刻了解這段時間的歷史的。對於此時何進與袁逢兩人會有什麼動作,劉辯卻還是心中有些估量。
不過,為了大漢皇朝的穩定,雖然劉辯心中早已經定下了因外賊而滅內禍的計策,卻還是不得不來這裡做最後的挽救。
或者,這就是一個身為皇者所不得不去擔負的責任吧。畢竟,劉辯所代表的,不緊緊是他劉家一家之事,他的背後,還有著不知千千萬的百姓。
為了大漢王朝,為了天下百姓計,劉辯卻還是要來爭取一下,不過,在他聽及到何進所說之話後,心中的愧疚卻也稍微的減弱了許多。
“母舅啊母舅,這一切都不是我劉辯逼迫與你的!你現在行此禍國殃民之事,恐怕就是我劉辯有心,卻也難以挽救你的性命了!”
暗中的輕嘆了一口氣,劉辯很是有些傷感與失落,畢竟……,他曾經答應過何皇后,要儘量的挽留何氏的血脈。
“為皇上效勞,為大漢皇朝效力,是臣等應盡之責,何來費心直說!”低聲的悶哼了一聲,何進面帶沉色的說道。
看著何進這莊重的神情,劉辯心中暗自冷哼了一聲,隨即含笑向何進說道:“那大將軍也不要太過勞累了。只是……,不知道到底在朝廷之中發生了什麼事情,居然會引起大將軍如此鄭重,要將全洛陽城內的官員盡數召集至此?”
聽及到劉辯的詢問,何進很是隱晦的向袁逢看了一眼,見袁逢還是那副平淡的神情,也只得向劉辯拱了拱手,沉聲的說道:“陛下,今日上午之時,北方護烏恆校尉部傳來訊息,談及今日北方拓跋鮮卑部落又有異動,鮮卑部黃金部落今日頻繁召集各路鮮卑部落議事,有犯我強漢徵兆。所以……,經過我與袁司空商議,特意將洛陽城之中的文武百官盡數召集至此,探討領軍出兵將帥人選!”
“哦!鮮卑部落又有異動了嘛?”微微的蹙起眉頭,劉辯在思量片刻之後,凝聲向何進問道:“不知道大將軍與袁司空與群臣議事,可商議出了領軍出征人選?”
“陛下,已經商議出來了。經過諸多朝臣的推薦,臣下等認為,涼州刺史董卓,為人深通謀略,行事謹慎、沉穩。該能適合此等國家大任!”稍微的遲疑了片刻之後,何進暗中緊咬牙關,沉聲的向劉辯說道。
“董卓?”雖然心中早有定計,但劉辯驟然之間聽聞到何進談及到董卓之時,心中卻還是忍不住暗暗心悸。而直至此事,劉辯卻也才瞭解到何進與袁逢兩人那陰險之心。
“大將軍,朕對董卓此人也有錯聽聞。據說此人生性殘暴、嗜殺成性。如果一旦派董卓掛帥,卻未免會引得邊疆動亂吧!”
心中微沉,劉辯皺著眉頭向何進說道,言下之意,劉辯是非常不贊同讓董卓領兵的。經過短暫的思量之後,劉辯早就已經清楚,何進與袁逢讓董卓引兵平息邊疆拓跋鮮卑叛亂是假,恐怕引董卓進京,凌壓何太后與他,剿滅張讓等十常侍才是真。
“陛下,對付番邦蠻夷,何必要行那仁義之舉,正如陛下所說,董涼州(董卓。以官位稱呼)平日是殘暴了一些,卻也能更有效的鎮壓邊疆叛亂,還我大漢數十年安穩!”聽及到劉辯之言,一直閉目養神的袁逢很突兀的睜開雙眼,稍微的觀察了劉辯片刻之後,沉聲的說道。
“難道大將軍與袁司空就沒有